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税改试点

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税改试点[第2页/共4页]

朝中有佞臣啊,可惜铁面忘我的魏徵已经归天了,曾经多么讨厌那老倌儿不讲情面犯颜切谏,现在就有多么让人记念……

向佛道两派加税的原则是两边所接受之丧失大抵相称,故而都不肯因为本身的回绝、抵当导致对方获得朝廷的虐待,可如果此中一方对比别的一方丧失更大、加税范围不成比例,岂能同意?

道家走的是“精英线路”,战略南辕北辙,道家的庙门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不管在山野之间亦或是都会城池,几近都是社会上层人士才会插手,这就导致道家固然具有更高层次的话语权,但是在纯真的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

李承乾一愣:“……”

兼并能够停止,却不成消弭,辨别只在于速率快慢罢了,跟着时候的推移,终究的成果必定是民无恒田、居无恒产,无以计数的百姓流浪失所,然后没了活路的百姓揭竿而起、天下烽烟到处,或是两百年,或是三百年,这就是王朝的寿数。

殿上诸位大臣堕入深思,都是在庙堂之上打滚了半辈子的人精,非是读了几本书便热血激昂的无知少年,当然明白如许一个“好处至上”的事理。

“何不尝试将税收之根本由人头窜改至地盘?人或存或失、或贫或富,但地盘永久在那边,永久有产出。有地盘的人按照产出交纳赋税,落空地盘的人无需承担赋税,岂不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均衡财产,制止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之伤害?此举干系严峻,不能冒然在天下实施,何不趁此机遇在佛道两派予以试行?朝廷可派人尽力监控、办理,随时按照近况做出调剂,若弊大于利,则至此而止,佛道两派正值斗争之时也掀不起太大风波,若利大于弊,则可在天下诸道择选一些州府扩大试行范围,直至通行天下。”

想了想,道:“北魏太武天子灭佛,传闻是有长安僧侣勾搭胡人企图谋反,而北周武帝灭佛盖因当时定三教之前后,以儒为首、道家次之、佛门居后,成果佛门不忿,导致诸教相互攻讦、乌烟瘴气,遂在灭佛之同时连同道家以及各种官方教派一并免除。”

“咳,朕还真没想那么多,只是挨不过道家多位道长的恳请无法为之罢了,竟然有如此偶然插柳之好处,实在是预感以外。”

佛门的战略是“有教无类”,通过大肆领受职员尽能够更快的增加范围晋升影响,对于和尚几近没有任何鉴别遴选,不管志愿还是被迫,来者不拒。

“佛门自玄奘于天竺取回经籍以后声望大涨,道门处于掉队被动之地步,陛下于长安城内兴建数座道观之行动恰好晋升道家声望,使得两边在短期内达成奥妙之均衡,此乃神来之笔,如此恰好使得两边谁也不敢忽视懒惰务必尽力以赴,这个时候谁都要顾忌朝廷的力量,对于朝廷的要求再是难受都得接管,不然就要面对朝廷搀扶另一方占有绝对上风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