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为官一任[第3页/共4页]
李积沉默不语。
而佛道越是昌隆,占有的地盘就越多、裹挟的人丁也越多,天下财赋过量的被这两大教派吸食,苦的只能是百姓。
马周笑着摇点头。喝了一口茶水,浑不在乎道:“自古以来的朝廷大同小异,有人忙着仕进、有人情愿做事,吾是阿谁情愿做事的,官职大小实在并不在乎。吾若不出头,这件事中书令无可推委,可他们那些人必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过量的考虑让步、互换,终究必然会把这件事搞砸。吾不在乎他们是否争权夺利,也不在乎吾是否会被充当为捐躯品,只想将这件事促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此足矣。”
他固然资质不如太宗天子,这么多年被当作帝国皇储培养却也明白一个最为简朴的事理:既然让臣下去做事,就不要赐与太多限定,正所谓用人不疑,似马周这类崛起于微末生长为帝国栋梁的臣子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才气,尽管让他们罢休去做绝对比本身不时候刻盯着的结果更好。
“臣附议。”
谁率先推行佛道两派之税改,谁就面对庞大伤害,但如果没人站出来,刘洎必定要主动承担这个任务,文官魁首也并不是躲在幕后挑动党争就能行的,关头时候也要有为了全部文官谋福祉的担负与勇气。
房俊续道:“态度必然要倔强,与两边筹议之时不能以筹议的口气,而是一口咬定陛下已经做出定夺、朝廷已经肯定政策,宁肯最后降落税率,也绝对不能半途而废,不然对于朝廷声望之打击过分庞大,这两派今后恐怕不成停止。”
税率的厘定是一个极其烦琐且通俗的学问,房俊自问本身在这方面比拟当下的专业人士并没有甚么上风,但是这又是攸关税改成败最为首要的核心。
他不晓得本来的汗青上有没有这一次的佛道之争,但是他晓得古今中外任何一次教派之间的碰撞都必定轰轰烈烈影响深远,这个过程能够需求几年、十几年乃至上百年,但不管任何一方终究得胜都将夺去这片地盘之上传播教义的权力,权势将会空前收缩。
房俊笑吟吟道:“家父老是说‘老要张狂少要稳’,年青之时锐气太盛轻易反伤本身,以是要学习老年人的慎重,而当人老了以后,进取心消逝殆尽老气沉沉,反而要学习少年人张狂锐气才气活力兴旺。英公现在老了,不复当年之威武,以是也要将本身当作年青人才行,而不是老气沉沉、倚老卖老。”
即便是夙来党争不竭的刘洎,现在也不得不平气马周的固执与勇气,既然有人情愿承担这个“雷”,他天然乐见其成:“陛下,臣感觉此事必定要寻一个夺目强干且沉稳厚重之人主导,马府尹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