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信任依旧[第3页/共4页]
“启禀陛下,英公、越国公、中书令、京兆尹等几位大臣在殿外求见,说是有要事向陛下禀告。”
内侍将炊事送来,摆在大家面前的矮几上,李承乾拿起筷子捧起碗:“本日时候已经晚了,就不备酒水了,简朴用一些炊事垫垫肚子就好,待到中元之时朕于宫内设席,接待诸位爱卿。”
“喏。”
一旁的刘洎喝着茶水心中尽是无法,陛下比来与房俊貌合神离、龌蹉不竭,看似已经有所冷淡,但是略微产生一点事情便能看出房俊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诸人便将此前群情之各种来由说了,李承乾连连点头,予以承认。
可即便他想再另设一个“内廷”帮助本身措置国事,“政事堂”里那些大臣也决然不会准予……
皇后也叹了口气:“可这一日又一日的如此之多奏章,那里批阅得过来?一旦出错更是大事不妙。臣妾晓得陛下的心机,发愤于做一个不逊秦皇汉武的好天子,可您也要晓得时移世易,今时本日的大唐,远不是当初的秦汉能够对比。”
李承乾苦笑着点头。
李承乾喝着茶水问马周:“既然佛道两派都已经共同实施,那就今早抓紧时候,谨防生变。”
固然朝廷内部文武相争,固然宗室以内波澜不靖,固然世家门阀还是根底未绝,固然边陲各部胡族蠢蠢欲动……但帝国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百业俱兴,军队更是在陆地与海上纵横捭阖、所向无敌,些许隐患与昌隆之大局比拟,不值一提。
王德领命,躬身退出。
“政事堂”出世之初志是为了帮手帝王措置国事而存在,是一个相称于“秘书处”的机构,但是跟着帝国边境越来越大、人丁越来越多,呼应的政务也越来越繁冗,“政事堂”的权力不成制止的越来越大。
李承乾丢下羊毫,向后靠在老婆温软的身上,舒畅的闭了一下眼睛,旋即又展开,看着书案、墙边堆积如山的奏章,烦恼的叹了口气。
皇后从后堂退下,独自往御膳房传话。
佛道两派的气力太大,且其内部派系林立、错综庞大,现在情愿共同朝廷征税,将来一定一以贯之,万一再生波澜必将使得京畿动乱,必须有强势人物时候警戒,发明不妙便狠下杀手,这类事旁人干不了也不敢干,唯有将京畿安危放在房俊手中,他才睡得安稳。
李承乾想了想,点头应下:“如此甚好,不必浪费,平常炊事便可,大师简朴吃一点。”
“那里有效膳的时候啊?这些都要在本日措置结束托付有司,明日便要遵循批阅付诸实施,不能迟延。”
终究李承乾还是未忍住,看着马周问道:“佛道两派对于朝廷对其增税有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