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七章 分崩离析[第2页/共4页]
有了好处是你本身的,吃了亏就得大师平摊?
在他身边,一名蓄着短髭的精干中年人愤然道:“陛下受奸贼蒙蔽,‘除名勒停’也好,‘追毁出身以来笔墨’也罢,较之秦皇之暴政亦是不遑多让!”
谁又情愿跟陆氏发疯呢?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如果一味谦让,只能使得中枢得寸进尺。
他指了指一旁的陆彦远、贺默、朱垣、张正等人:“此皆江南士族杰出之后辈,他日必可独当一面、支撑门楣,怎能使其折损在这一场科举测验当中?”
他不屑与之辩论,谢文华却忍不住,开口道:“陆氏后辈至公忘我、傲骨嶙峋,以一己之力揭示世家门阀坚毅不平之意志,可谓求仁得仁,令人敬佩。”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杀气腾腾,但萧瑀不得不承认,活着家门阀接连蒙受重创、气力大损的局势之下,早已无人能够如同以往那般划地而治、与中枢分庭抗礼。
在他劈面,谢偃有些不满:“你所谓的抖擞反击,便是在毫无知会的环境下勾连吴郡世家大闹考场、抵抗科举?”
谁敢抵抗中枢政策、持续以往占有一地划地而治之旧习,就将蒙受雷霆万钧之打击。
萧瑀想要叱骂一番,但想到如此年青俊彦完整断绝退隐之途,心中不忍,感喟道:“何必这般莽撞?科举测验乃举国之策,吾等能够表达不满,但真正的目标在于政策对江南士族有所倾斜,斗争的真谛在于斗而不破,汝等此等抵抗科举测验,莫非就没想过结果吗?”
再者,惩罚最峻厉的乃是陆彦远,其他人等不过是打消三年科考资格罢了……
私底下勾连吴郡世家,在科举测验之时站出来肇事,以此提振名誉,作为吴郡世家之首,陆氏这些年每况愈下、破败式微,亟需充足之声望复兴家门,不然悠长式微下去,不免沦为其他门阀分而蚕食之猎物。
陆家主支已经死绝了,顾家乃至比陆家还要严峻,再来一波打击,那就真要阖家灭尽、断绝血嗣了,古往今来之仁君,何曾有断人血嗣者?
陆玄之怒极而笑:“你岂不知唇亡齿寒之事理?本日吾陆氏为江南士族出头而蒙受重罚,兄长一脉‘追毁出身以来笔墨’,有官职的‘除名勒停’,陆彦远才学赅博、书法高深,却一辈子不能退隐!吾家支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诸位却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只谋算着本身之好处,自擅自利、鼠目寸光!自今而后,各有谋算、自扫门前雪,江南士族分崩离析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