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零三章 黄河隐患

第两千零三章 黄河隐患[第2页/共4页]

因政事堂就设在中书省,故而刘洎并未急于前去,而是在措置一些公事以后,喝了几杯茶水,这才踩着点来到政事堂。

不管皇权更迭亦或储位瓜代,好处影响最大的天然是宗室,推戴者也好、反对者也罢,必定不会老诚恳实。

马周非常猎奇:“越国公夙来才干高绝,处理题目之思路常常发人深省,只是这两年愈发怠惰,却不知是何事能让你打起精力拿到政事堂来商讨?”

“韩王与房俊乃是姻亲,房俊更是太子之师,他态度公允,岂能服众?”

何至于到了本日,便要再度管理黄河?

李孝恭感同身受,点头道:“是本王错怪你了,既是如此,那就去干吧,是非功过自有后代评说,问心无愧便可。”

王景征发徭役数十万人,按照实际环境因势利导,窜改黄河本来的河道,构筑千里长堤,使黄河水顺着阵势低洼的处所,天然流入大海。然后动手整修汴渠,引黄河水通航,相同黄河、淮河两大流域。

房俊将那一摞书册往前推了推,正色道:“上个月,郓州一带河水暴涨,黄河大堤呈现多处险情,幸亏蚀地官府及时构造民富上坝保护才保住堤坝。”

有赖于王景之功,由东汉以来,至唐宋之时,黄河较为温驯,并未有大范围的河水众多。

我如果本身无能了,还用得着来求你吗?

夜难安寝啊!

房俊喝了口茶水,扭头看了一眼窗外天气,不满道:“眼瞅着晌午了,夙起未能及时用膳,又灌了一肚子茶水,现在腹如雷鸣、饥饿难耐,不如现在散去,有甚么事明日再议不迟。”

面对李孝恭耍滑头,刘洎无法,恳求道:“这件事天然要下官去办,可下官声望不敷,还得郡王出面震慑宗室才行。”

*****

现在的李唐宗室已经孱羸不堪,无缺无缺的没剩下几个了,再被卷入这件事中,怕是结果难料。

房俊指着书册:“这些年关中之开辟日趋减轻,采伐丛林、开开荒地、人丁减轻,诸般启事形成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峻,越来越多的黄泥、沙土被雨水突入河道,又被河水带去下流。下流地区阵势陡峭、水流减慢,泥沙沉入河底、淤积河道,导致水位日趋上升。”

诸人神采凝重。

东汉及其之前,黄河澎湃彭湃,奔腾的河水经常冲毁堤坝、淹没农田,有尤甚者动辄改道,下流地区几近覆盖于水患当中,常常溃堤、改道,形成农田淹没、流民无数。

末端,刘洎轻咳一声,道:“另有一事,我实在不知如何应对,还请诸位同僚帮着参谋参谋。”

细心机之,倒也不能全怪李承乾无事生非,当皇后、太子、大臣都站在一处,倒是将他这个天子置于何地?

李孝恭嘲笑道:“你是中书令,宰辅之首,文官第一,你若不肯意,陛下还能逼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