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百业维新[第1页/共4页]
叶明踱到一处特别的棚子前。这里摆着周铁匠带队打造的耕具样品,每件都刻着";安阳造";三字。一个外埠贩子正摸着带齿轮的锄头:";这玩意真能省力?";
她摊上的糕点模型都是学童设想的,有桑叶形、水车形,最受欢迎的是个小知府模样的,腰间玉佩处特地多加了蜜糖。
窗外飘来阵阵苦涩气味,是夜市收摊前在烤制明日要用的模型。叶明俄然想起甚么,从案底抽出张陈年图纸。那是顾瑜留下的《蚕事图》,边角处画着几个玩耍的孩童,笔触稚拙敬爱。
俄然,西街传来辩论声。本来两家布庄为争客源压价,几乎打起来。
与此同时,申时的官办书院里传来阵阵清脆动听的读书声。叶明悄悄地站在窗外,凝睇着课堂里的孩子们。
中午的阛阓上,张掌柜正用官斗给客人量绿豆。俄然";咔嚓";一声,斗底竟漏了!人群哗然中,叶明蹲下身查抄缺口——断痕极新,清楚是被酸蚀过。
半夜的签押房里,叶明在《百工录》上记下本日要事。写到仿造官斗时,他特地用朱笔标出";周家";二字;翻到童样司的进账,又不由莞尔——小丫头第一笔分红竟有三十七文钱。
他嘲笑,";这铁制的冒牌货,一验便知。";
这片本来烧毁的演武台,现在已被他改革成了一个名为“百工坊”的处所。匠人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打造东西,有的在调试机器,一片繁忙气象。
未时的书院后院,匠童班的孩子们正在油纸上画新图样。阿谁梳总角的小丫头突发奇想,把安溪织坊的桑叶标记改成了蚕宝宝抱桑叶,憨态可掬。
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对叶明说:“大人,全府的匠户都已经登记造册了!”说罢,他哗啦一声抖开一本蓝皮册子,内里的纸张已经有些泛黄,但笔迹清楚可辨。
刘石头赶快答复道:“回大人,这个周铁匠是从太原避祸来的。”他抬高声音,仿佛有些顾忌,“不过,他会打一种特别的水车齿轮,传闻非常精美。”
动静传开,书院门槛快被贩子踏破。有买鹞子图的,有订陶器纹的,最绝的是药铺掌柜,非要童儿们画";吃药不苦";的吉利画。叶明干脆在衙门口设了";童样司";,专管图样买卖。
叶明接过册子,细心翻阅起来。只见内里遵循“木”“铁”“织”“陶”平分歧行业停止了分类,每页还贴着匠人的指模,以确保信息的实在性和精确性。
辰时整,城南百工坊俄然发作出惊呼。周铁匠改进的新织机正在演示:本来需求手脚并用的综框,现在靠水轮动员;梭子装了弹簧构造,飞窜如电。最绝的是那卷布轴,能主动将织物卷得平平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