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查幕后皇帝遣密使 曝恶剧汉王愤离京(1)[第2页/共4页]
永乐沉默。 杨士奇一番推心置腹的弘论,保全了太子及辅臣自不当讲,更把个吏部尚书蹇义佩服得五体投地,若这个从五品的左谕德顿时超擢为礼部尚书,比阿谁吕震也不知要强多少倍。 可皇上不满太子,太子身边的人也没有升职的机遇,士奇的官衔还逗留在永乐初年的任职上,他想多说一句,这类场合又如何说呢。
这是一个事涉皇家隐蔽的大事,就像当年挑选的郑和,在遣人的事情上由不得他不慎 重。搁以往,他会毫不踌躇地把侦缉的事交给锦衣卫,让纪纲去办。但近两年,他发明纪纲再不像之前那样知心了,支支吾吾不说,另有一些奏纪纲惑乱法纪的折子,他虽不全信, 但心中已结了疙瘩。内阁的大臣也不是不成信,让他们做这事,怕是做不来。黄俨倒是知心,做事也精密,但他一向和汉、赵二府走得近,让他去办,难说秉公持之。叫谁去办呢, 迟疑间,面前浮出了一小我,小寺人马云,永乐初年入宫,一向在武英殿做事,从里到外透着机警,人也端方,比来刚任了司礼监少监。
永乐渐渐听着,不置可否,待杨士奇说完,话锋一转:“太子之事朕自知之。你二人既是东宫辅臣,更是朕倚重的股肱之臣,朕之家事对你二人也不坦白。当下,外间风言汉王多违法之事,朕传闻了一些,你二人可有耳闻?”
从近往远说,僭用皇太子乘舆,纵兵劫掠、当街打死兵马批示使徐野驴,孝陵淫案、 笪桥案主谋、追杀当值军卒,护送皇后棺木失礼,京师放火、掳掠案主谋,私募力士三千报酬王府虎伥,如此。永乐渐渐听着、看着,很多事件竟和杨士奇、金忠北京之言相符合, 和他听到的传言相符合。他的手在颤,长髯在抖,眉头一点点蹙紧,面色阴沉得像骤雨将至,一座埋藏了多年的火山就要发作。
汉王之事恨不能满南京大人小孩都晓得了,街头巷尾窃窃私议的,没有别的话题,二人岂不晓得?可又如何说呢!皇上甚么意义?是要整治汉王还是要摸索一下太子身边的大臣?东宫方才规复一些,关头时候不能有任何闪失。蹇义素有诚笃之誉,皇上俄然蹦出的话题让他不知如何答复,实话实说与无话可说仿佛都觉不当,脸憋得通红,看着一贯机灵的杨士奇,但愿他此时仍然机灵,口吐莲花,奇妙答复皇上的问话,保全辅臣也保全太子。
以后,君臣扯了一会儿天下奇闻的闲话,连这闲话都像是杨士奇安排好的,个个都有割舍不竭的亲情,个个亲情都充满了跌宕起伏,在大起大落的不成思议后,归于安静,太让人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