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宋传奇 - 第144章 纵谈盟约

第144章 纵谈盟约[第3页/共5页]

种师道慷慨陈词道:“无妨,无妨。你们这一群人乃是行走江湖的仁人志士。这范文正公的‘天赋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此生之道。家国天下,皆为一理。如若只想着修身齐家,而忽视了治国平天下。那便好笑了。岂不闻,男人汉大丈夫生于六合之间,岂可轻易偷生,自擅自利。家国天下还是要铭记于心。此人生活着也就美满了。至于西夏与大宋的恩恩仇怨那是不成制止的。不过横山一战后,西夏乾顺也乖乖听话,不敢冒昧。故而你们不必多虑。眼下儿孙自有儿孙福,如若下一代还仇深似海,苦大仇深,那就太可骇了。世事难料,光阴不居,各国之间还是以和为贵的好,也免除烽火纷飞。如此皆大欢乐,何乐而不为呢?谁情愿冲锋陷阵,打打杀杀。还是友爱相处,实为当务之急。”听了这话,世人也点了点头,深觉得然。

种师道叹道:“世人皆知此理,却一意孤行,又有何用?我大宋此番不就是比如一个太门生做了背信弃义之事么?这便是卑鄙无耻了。可为国为民没有错,如此就问心无愧。”

子午道:“方今天下,天然是三足鼎立,如三国故事魏蜀吴了。”

其二: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两边撤兵。

张明远道:“恰好童贯要北上伐辽,去捅马蜂窝。不能完整铲平西夏,又打不过辽国,至于金国,我看更打不过。留下这些烂摊子,后患无穷。”世人低下头去,沉默不语。

张明远道:“可见,看人不成一锤定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人一定都好,好人一定都坏。只是这坏与好,正与邪,善与恶,忠与奸,美与丑,长与短,大与小,祸与福,皆是一念之间,互为转移了,是也不是?这便是道家老子的《品德经》内里的聪明了。”顿时语重心长,娓娓道来。子午、普安、余下、武连点了点头,佩服不已。

费无极诘问道:“‘澶渊之盟’当年不知说些甚么?”

张明远道:“寄父可知‘海上之盟’说些甚么了?”

武连诘问道:“是何原因?”费无极道:“传闻,天祚帝对这榷场不对劲。”

费无极道:“所言极是,怕甚么。我大宋失期于天下,便是一大败笔,犯了大忌!可我们也束手无策,毕竟国度大事非我等所能摆布。”

其六:两边于边疆设置榷场,展开互市贸易。

子午道:“如若一个乱臣贼子、偷鸡摸狗之辈,平日一件功德也不做,俄然有一日做了一件功德,恐怕世人也不信赖。”普安道:“这叫做出其不料,惊为天人。”余下和武连只笑不语。

种师道叹道:“很有事理,怪不得党项人抱怨我们与他们的榷场越来越不好了。辽国也是如此。我大宋倒是与这高丽的买卖越做越大了,波斯人也很多。”不觉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