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诗文[第1页/共5页]
张明远深思道:“看看,明显要说荷花,你种浩如何就又谈到愁啊愁的,实在大煞风景。方才我和无极就说了‘大煞风景’搞的世人不快,师父也吹胡子瞪眼,老将军也面如土色,种浩也面露不悦。如何眼下种浩又哪壶不开提哪壶。岂不是大大的‘大煞风景’,还是不要再自寻烦恼,肇事上身了。说说荷花,这有何难。看我妙语连珠,天然更上一层楼。”想到这里,随即笑道:“‘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乃是大唐孟浩然的诗作,天然令民气旷神怡。”一语落地,世人顿时喜笑容开。
李长安点了点头,笑道:“你们心领神会就好,这入我终南派,必得生身父母同意,奉上终南山来,并且本民气甘甘心。如若强求便是大大的罪恶。承平草庐当中,必得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修身养性,归园田居。小国寡民,自怡自乐。明远、无极孤苦伶仃,为师只愿你们有一身好技艺,饱读诗书,生儿育女。将来文武双全,替天行道,行侠仗义,除暴安良,逞凶除奸,为国为民。至于今后之事,再做计算,未为不成。此番肺腑之言,明远、无极,回到终南山,切忌,不成泄漏,以免惹出祸端。特别大嘴、扁头、阿长跟前,定要守口如瓶,切忌,切忌。”此言一出,众皆惊诧。
张明远道:“不幸我没有见过生身父母,如如有爹爹该多好,他骂我一句也是好的。”费无极道:“所言极是,没有爹爹,内心都不结壮。”听了他二人方才话语,李长安不觉热泪盈眶,赶快转过脸去沉默不语。
世人再看李长安,只见他仰天长叹道:“还是大唐李太白来的很有风味,所谓‘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世人非常附和。一时候,忘怀方才不快,天然更相敦睦,喜乐非常。“不知有甚么文章,倒比诗词歌赋来的畅快淋漓。”李长安问道。“写荷花的文章,大唐颇多。”张明远道。
见张明远、费无极、种浩这般风景,李长安、种师道对视一番,面露难色,没曾猜想,方才一番话,竟然让他们这般痛苦不堪,一刹时五味杂陈,悄悄自责。李长放心知肚明,此乃肺腑之言。种师道也心知肚明,此乃肺腑之言。自从张明远、费无极出事今后,李长安痛苦不堪,常与种师道议论此事。隐士下山也并不希奇,何况张明远、费无极小小年纪,还未到看破尘凡,绝望透顶之时。李长安和种师道又好言相劝,半晌,张明远、费无极、种浩三人才好了起来。
费无极心下暗自佩服,明远公然聪明过人,种浩方才的确又是“大煞风景”,想必种浩说时,并不自知,恐怕眼下幡然觉悟就悔怨莫及了,本身定会汲取经验,天然不会重蹈复辙,想到这里,喜上眉梢,紧随张明远厥后,不紧不慢道:“还是欧阳修说的好,正道是,‘荷花开后西湖好。’”张明远听费无极只要这一句,天然兴趣盎然,不甘掉队,就弥补道:“‘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一语落地,费无极与张明远相视而笑。种师道不紧不慢道:“大唐白乐天说的也不错,‘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划子通。’”李长安听后赞不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