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宋传奇 - 第51章 另有图谋

第51章 另有图谋[第1页/共7页]

李纲一看,深思,这二人都偶感风寒,岂有如此偶合,不过看这模样,的确是偶感风寒,再看种溪也是一脸当真,这可如何是好。不觉心烦意乱,摆布难堪,顿时安抚道:“太上皇、太妃既然如此,微臣就回京复命,再做计算。看皇上如何决计。不知太上皇尊意如何?”宇文虚中也紧随厥后,安抚开来。

侍卫进报说:“太上皇,陛下派人接您移驾东京,东京得救,承平久矣。” 此时歌舞升平,丝竹之间,管弦呕哑,如何能听的见。

宋钦宗点了点头,嘲笑道:“这童贯天然归心似箭,这狗贼不听号令,父皇让他恪守太原府,他落荒而逃。朕让他恪守东京,他说走就走。把我父子的话当作放屁,岂有此理?这狗贼的家眷财宝都在东京,他岂能割舍?朕迟早清算他。”顿时咬牙切齿,恨恨的叹了口气。

种溪也道:“太上皇,李大人与微臣,看到太上皇如此,又见太妃娘娘如此,于心不忍。想必皇上也会明白。”

白时中见种溪一时语塞,顿时添油加醋道:“你想想看,主战派里,你家父、你叔父、姚平仲,另有就是折家军。姚平仲走了,你叔父皇上也是敷衍一下众将悠悠之口,并不让他拜别,即便为了掩人耳目,让你爹爹赋闲了,也是另有安排。现在就你与李纲了,女真人走了,李纲就没用了,李纲一走,就剩你了。看看,皇上对你,比太上皇,有过之而无不及。你还不谢恩,更待何时?”

听了这话,宋徽宗愣了愣,动了动嘴唇,顿时眼里含泪,一杯酒下了肚。

李纲不慌不忙,叹道:“传闻太上皇在江南对各地官员多有教诲,可皇上在东京很担惊受怕,如若皇上恼羞成怒,想必太上皇今后再与皇上见面,就不好说了。再说了,太上皇不回东京,各国使节都在诘问此事,都曲解皇上赶走太上皇,这让皇上背负滚滚骂名,想必太上皇也于心不忍了。皇上很顾虑太上皇,寝食难安,日夜思念,我大宋以孝道名扬天下,太上皇要快马加鞭,赶归去为皇上的孝道说说话才好。这也是百姓百姓的夙愿,还望太上皇三思。”

宋徽宗听了这话,立马两腿颤抖,神情恍忽,深思,明远、无极,各有其理。李纲和童贯所言不无事理。看来还是朕一时胡涂,想到这里,仰天长叹:“明远、无极,所言极是。童爱卿,李爱卿各有其理。朕再想一想,明日再说,你们意下如何?”

侍卫又道:“太上皇,东京来人了,要不要宣出去。”

宋徽宗素知李纲与皇上勾勾搭搭,又逼迫本身退位,心中颇多痛恨,就掷地有声,猜疑而问:“本来是李爱卿,你如何也来了。种溪一人足矣,你何必也来?”

张明远环顾四周,但见世人瞠目结舌,心中深思,临行前,皇上诚恳诚意,再说目下东京情势不容悲观,他父子如若勾心斗角下去,于国于民并无半点好处,太上皇留在江南,截留很多粮草,开消破钞也是颇多,长此以往,江南百姓百姓将深受其害,太上皇那里晓得,蔡京等人借着太上皇巡游江南之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想到这里,天然就义不容辞,前来接驾回京了,如若不推心置腹,用些言辞,恐怕难以压服,这太上皇如若为了一己私利,为了一点面子,就故作平静,再三推让,这就不免令人嘲笑了,想到这里,顿时拱手对宋徽宗拜道:“太上皇,我奉皇上旨意前来,哀告太上皇回驾东京。皇上日日夜夜担惊受怕,就怕太上皇在江南吃不好睡不好。太上皇如若在江南,皇上心如刀割,泪流满面。很多百姓百姓和各国使节都误觉得皇上对太上皇大逆不道,不敷尊敬,不敷孝敬。就大大的冤枉皇上了!”宇文虚入耳了这话,佩服万分。李纲听了这话,一怔,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