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樵夫问答[第3页/共4页]
矮个樵夫也笑道:“不错,我们要给孩子们找个师父才是,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嘛!”说话间,拱手一笑,神情庄严。
李长安道:“今后今后,苏东坡对庙堂杜口不言,多了些青山绿水,故乡风景。这酿酒、喝茶、郊游,至于琴棋书画,更是面面俱到。如此清闲安闲,实乃入迷入化。我看乌台诗案虽说是祸,可苏东坡却因祸得福,留下很多斑斓文章,这便应了那句老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即看向远方。
高个樵夫道:“还望先生谅解,千万承诺。我等这几年一向都在想这件事。”拱手再拜。矮个樵夫也是紧随厥后,一模一样。
李长安又摇点头,叹道:“此些事也是道听途说,不敷为凭。传闻苏东坡本人在回想乌台诗案时,也没说沈括谗谄他。既然本尊都不觉得然,我等何必胡乱猜想。依我看,沈括也并非卑鄙小人,乃是有人诽谤罢了。”
高个樵夫叫做费无天,矮个樵夫叫做张小宝。二人本在东京开封府餬口,只因家道式微,便来到京兆府度日。偷偷开垦自耕地,却入不敷出。故而他们的日子非常痛苦,只好上终南山打柴拿到京兆府长安城里的集市去卖,算是勉强度日。
李长安一怔,捋了捋髯毛,神情庄严,不知如何是好,毕竟这收徒也并非第一次,只是眼下二人的孩子尚在腹中就要拜师学艺,这令李长安猝不及防,也从未碰到过,故而一时半会缓不过神来。
高个樵夫与矮个樵夫对视一番,一同膜拜于地,拱手之际,异口同声道:“还望我等孩儿出世今后,先生收为门徒才好。如此冒昧,本不应时宜,但心切事急,还瞥包涵。”拜了又拜。
李长安开朗一笑,拱手道:“你们公然是东京来的人,言谈举止,非同凡响。张口杜口便是天下大事,令人自叹不如。”看向二人,神情庄严。
李长安听他二人说了这么多,也非常佩服,素知他们到了京兆府贩子,最爱去北里瓦肆听平话人的故事,便饶有兴趣之际,笑道:“既然提及此人,我看你二人怕是也有真知灼见不成?莫非想让你们的子孙后代,变成沈括了?”
矮个樵夫安抚再三,悄悄拍了拍高个樵夫的后背,劝道:“无天,不必如此。你我兄弟二人现在分开东京,背井离乡,来到京兆府,又上终南山,也算天意弄人。我等好歹还在大宋,可现在辽国和西夏,高丽与大理都在东京派了学子,皆在异国他乡,比我们还不幸。”
高个樵夫笑道:“沈括此人,乃是千古一人,无出其右。他实乃全才,舞文弄墨和琴棋书画,对他来讲乃是专业爱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算小试牛刀。衣食住行,他没有不懂的。此人与众分歧,世人知其然,而不知其以是然。而沈括却知其然,亦知其以是然。还要千方百计加以研讨切磋,得出本身的真知灼见。这股治学之道,值得世人顶礼膜拜。”随即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