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宋传奇 - 第43章 渭水边

第43章 渭水边[第3页/共5页]

李长安道:“如何没想过,当然想过。嘉佑二年,已是三十八岁的张载赴东京招考,时价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撑,在开封相国寺设皋比椅讲《易》 。你们说,他这牛还是不牛?你们可知我大宋自太祖建国以来,讲学之人必然是大儒,春秋嘛,大略比如为师这般。不到四十的张载竟然去东京大相国寺登坛,还坐皋比椅,岂不羡煞旁人?为师恐怕此生当代绝无此期望了。便是难过非常,不幸兮兮。”

张明远道:“不错,苏东坡此人,值得先人顶礼膜拜。如若心烦意乱,无妨读一读苏东坡。他的诗词书画,无不令人赏心好看。”李长安道:“可惜,为师与他只要一面之缘。”张明远和费无极都一怔,问道:“为何未曾听师父提及过?”李长安道:“你们不问,为师如何去说,那不是人前矫饰么?”二人笑了笑再问,李长安笑道:“那是苏轼在东京,做帝师之际,哲宗天子即位大宝。为师正幸亏太学讲学。与他扳话一次。也是受益匪浅。他说,‘人生活着,可贵胡涂。人生活着,吃饱喝足。人生活着,随遇而安。人生活着,笔墨书香。人生活着,鸡鸭鱼鹅。人生活着,为国为民。人生活着,气度开阔。’”

费无极道:“弟子也猎奇,师父的师父莫非来自龙虎山?为何师父在终南山?你其他师兄弟,又在那边,现在可好?你们可有来往?”这很多疑问,一股脑都滚出来。也恰是张明远心之所想,只是张明远不问,费无极心直口快罢了。李长安笑道:“问我那里来,又到那边去?为师答不上来。人生活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便在于此。如若刨根问底,那但是没完没了的。为师也问过你们太师父。”张明远和费无极公然齐声道:“他白叟家,如何说?”

李长安捋了捋髯毛,笑道:“向来处来,往去处去。”二人摇点头,百思不得其解。再问,李长安笑而不语。费无极道:“好了,师父不利落,不说也罢,弟子也不必多问。”张明远笑了笑,就晓得无极会用激将法,便叹了口气。李长安道:“光阴如梭,稍纵即逝。如渭水这般,一去不复返。”看向滚滚渭水,但听哗哗作响。芦苇摇摆,草色青青,鸟雀翔集,渐飞渐远。

李长安道:“这很多日子,没下山,总感觉眼皮在跳,不知有何事产生。真是越老越爱胡思乱想,昨晚为师没睡着。总感觉迩来有些神思恍忽,食不甘味。茶不思饭不想,实在难知,会有甚么怪事产生。”费无极道;“师父,何不占卜一番?”李长安道:“为师没学好此术,也不如师弟张继天赋师,故而不敢大言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