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太师书信[第5页/共6页]
张明远俄然想起韩世忠,便道:“姚平仲,你可晓得韩世忠?”姚平仲惊道:“你如何得知此人?”费无极道:“那会浩兄谈及臧底河一战,便提及此人,说他很短长,有无此事?”种师道笑道:“那还用说,刘延庆部下出了个韩世忠,老夫称之为狄青活着。”姚平仲道:“不错,韩世忠的确是一匹黑马。”种浩辩驳道:“韩世忠最爱白马。”扁头道:“俺爱吃马肉,味道好极了。”
种浩又接过函件,看着蔡京书法,顿时两眼放光,道:“所言极是,此番还是要去东京看看,见机行事。爹爹想必胸有成竹了,我也传闻蔡太师与皇上但是靠近的不得了,另有蔡京的儿子蔡攸。那但是个马屁精,也是个执跨后辈,一等的风骚人物。都从东京传到长安来了,这也是平话人说的。至于皇上与蔡京的故事,但是被传得沸沸扬扬。”
费无极拱手道:“看看,倒背如流者,比比皆是。甘拜下风了。”种溪盯着费无极的眼睛,当真道:“我两次倒背如流,无极哥哥都不甘拜下风,为何姚平仲一次倒背如流,你便甘拜下风。无极哥哥太也偏疼,欺负人。”随即悄悄哼了一声。费无极摇点头,笑而不语。种浩道:“种溪,你们都是顺背,何来倒背?吹牛罢了。”种溪听了这话,又与种浩闹将半晌。姚平仲和种溪面面相觑,笑出声来。种师道笑道:“这杜工部写这首诗,当年有何启事,你们可知?”张明远等人摇点头。
阿长道:“川中的确很安闲,自古有‘天府之国’的佳誉。三国刘玄德因之以得帝业,大唐安史之乱时,很多人都入川遁藏战乱。关中与川中,便是截然分歧。关中长安为帝都,如若承平便歌舞升平,天下莫能够及。如若战乱便烽火燎原,颠沛流浪。川中好似世外桃源,不管承平或是战乱,都不受叨扰。”姚平仲道:“难怪杜工部要入川,还在成都结草为庐。想想看,日子虽贫寒,却如世外桃源。实在令民气驰神驰。”费无极道:“我倒想起杜工部的一首诗了。”瞅了一眼种溪。
张明远道:“同谷县,好熟谙的地名。”费无极道:“寄父不是去过同谷县么。”种师道笑道:“何止去过,还做过官。是以获咎蔡京,厥后获咎过童贯。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地是祸也是福。那处所的老百姓最是浑厚仁慈,老夫当年拜别,都送万民伞,沿路膜拜落泪。”
姚平仲道:“杜工部此人也算运气多舛。他少年时曾前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今后,先在长安招考,又落第;厥后向天子献赋,向朱紫投赠,皆石沉大海。杜工部宦海很不得志,心中天然难过非常。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发作,潼关失守,他前后展转多地。乾元二年弃官入川,虽遁藏了战乱,糊口相对安宁,但仍心系百姓,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和‘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