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宋传奇 - 第81章 文武双全

第81章 文武双全[第5页/共16页]

书迷正在阅读: 末日前我获得远古战舰

乾顺心知肚明,察哥也是过分了,不免替他担惊受怕,毕竟终南山自古便是武学圣地,想到此处,不免提心吊胆,就摆摆手道:“无妨,无妨。我大夏与宋朝有所分歧。不管帐较甚么凹凸贵贱,三纲五常,身份职位。凡是学问、技艺、杂耍面前,大家划一。拿得起也放得下,天然博得光亮磊落,输的心折口服。既然如此,寡人觉得,还是一对一的好,不知是张明远和晋王比试,还是费无极与晋王比试。至于李泰(种浩)、李平(种溪),不知你二人,谁要出战?”张明远拱手道:“既然夏王这般坦诚相待,又如此推心置腹,鄙人恭敬不如从命,作为终南山大弟子,天然当仁不让。”费无极见张明远如此,也只好沉默不语。种浩道:“当哥哥的,总冲要锋陷阵,做榜样。我李泰天然当仁不让。”种溪也只好沉默不语。

种溪急道:“西夏太医安在,还望夏王快快请来,援救他们才好。”不觉靠近乾顺,拉着乾顺的胳膊,悄悄摇了摇。那西夏小女人也拉着乾顺的胳膊,求乾顺服速救人。如此种溪与小女人的手便碰在一块,二人惊得一激灵,耸了耸肩,都抽回击去。西夏礼官焦彦坚瞪了一眼种溪,表示他不成猖獗。

那西夏小女人本要跟去,恰好乾顺不准,只能眼巴巴见世人拜别。种溪探出头,做个鬼脸,小女人白了一眼。乾顺引众赶路,世人不敢怠慢,一起上,灰尘飞扬,西夏男女老幼见西夏官军赶路,皆躲在路边,不敢靠前,群情纷繁,人声鼎沸。

景仁礼寂然起敬,景仁忠刮目相看。乾顺如饥似渴,又按耐不住,一时候不知如何是好,就微微一笑,假装平静自如,道:“大人请说说道学,愿不吝见教?”西夏群臣顿时规端方矩的直起腰来,本来乾顺业已直起腰来。张明远和费无极见了,惊奇万分。虽说西夏不拜道家,乾顺也不尊崇玄门,可此为一番学问,传闻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在中原非常家喻户晓,不成不知,不成不听,故而虔诚之际,恭恭敬敬,洗耳恭听。

“这可如何是好?”张叔夜神情恍忽,道:“此番出使,如何有这等祸事?比试武功,也有如此祸端,不成思议。”

谋宁克任深思:虽说这张叔夜、张明远、费无极、李泰(种浩)、李平(种溪)头头是道,所说也很有几分事理,可毕竟我大夏非中原,如若为了强国,把祖宗家法都丢了,岂不不伦不类,好笑之极。那赵匡胤虽说拳打脚踢,立了这宋朝基业,可一介武夫毕竟是一介武夫。这宋朝天子都怕尾大不掉,实乃做贼心虚。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做的好大事。故而这重文轻武实乃好笑可悲可叹之举。现在这宋徽宗虽说不似赵匡胤那般舞枪弄棒,可实在像极了那风骚才子南唐后主李煜。赵匡胤当年灭了南唐,李煜被热诚的斯文扫地,现在的宋徽宗倒好,又变成阴魂不散的李煜了,岂不是应验了我大夏佛家所言,因果报应又要闪现。由此而论,文武双全实乃万全之策。想到此处,随即叹道:“此乃不忘祖宗家法,我大夏断不成烧毁蕃礼。宋朝那重文轻武实在好笑,我大夏断不成学。‘澶渊之盟’乃投降之举,想当年辽国雄师从宋朝雄州长驱直入之际,不知宋朝人都干吗去了,直到大辽士卒逼近东京,宋军才北上抵当,岂不成笑?莫非此为先礼后兵,以礼相待不成?由此可见,汉礼也一定十全十美,毫无瑕疵。”一语落地,语惊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