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194章 皇权天授

第194章 皇权天授[第1页/共4页]

传国玉玺,代表的是皇权的正统性;新皇即位,几近是必用盖了传国玉玺之印的圣旨传缴天下,获得天下人的承认。

这两天,董卓忙着收拢京都兵力,明知赵云北渡,也只能听任;现在听闻赵云跑了,董卓为没能找赵云报仇而愤恚。

而董卓欲行废立,传国玉玺就变得格外首要,没有传国玉玺之印,是很难让天下人承认新皇的,以是董卓有点底气不敷。

“哈哈,是某本末倒置了!”

短短不过两日,董卓征辟天下名流,又以雷霆手腕,收拢雒阳统统兵力,风头一时无两…..

随即,董卓又将手伸向城内上万中心军,对袁绍、曹操、袁术等人明升暗降;咋呼呼的袁术,一见情势不妙,当即逃离雒阳,前去汝南故乡。

满脸横肉地脸上闪过一道狠戾,董卓冷哼一声道:“算他跑得快,不然老子灭了这小狼崽!”

李儒对此人也不是太熟,只是前些年在扶风偶尔识得,亦为其高深的技艺而叹服。

因而,董卓任命周毖当任吏部尚书与尚书郎许靖,举贬天下官员。

董卓深知,罢三公,打杀公卿,远没有废天子更能震慑民气。他就是要奉告朝堂公卿,老子天子都敢废,另有谁老子不敢动?

李儒以为废立势在必行,不能因为丢失了传国玉玺而摆荡,拱手道:“传国玉玺丢失,晓得之人寥寥无几,只要将此事袒护,天下人安能晓得?”

董卓,陇西豪佑出身,宦海沉浮数十年,在朝堂上天然有着必然的根底,能获得一部分官员的支撑,比如其弟董旻,身居两千石奉车都尉一职;又比如,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更是董卓的铁杆粉丝。

董卓一怔,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他当然清楚。

“当下朝堂公卿沉默不语,岳翁能知其心?”

李儒拱手道。两天都没有找到传国玉玺,李儒便已做了最坏筹算,早早安排另一手筹办。

“文优,入坐!”

“小婿已派人去了!”

“岳翁既有此志,何虑一冲弱?”

李儒持续道:“眼下,岳翁尽收雒阳之兵,局势已成,应再立新威,以慑群臣!”

董卓半开半合的虎目一睁,暴起狠戾。

李儒幽深的双眸中荡起寒芒,斩钉截铁道:“岳翁可效仿伊尹、霍光,行废立,辨逆臣,慑公卿!”

董卓豪气顿升道:“陈涉匹夫,亦有鸿鹄志,某安能弱之?”

董卓精力一振,若真能捏造出以假乱真的传国玉玺印记,那他另有甚么好忧愁的?

而刘辩就两兄弟,莫非废掉刘辩,立聪明有威仪的刘协吗?

“速派人前去扶风,将此人抓来!”董卓大喜,右扶风郡同属司州,距雒阳不是太远。

李儒拱手又问道:“天下各州之长,愿听岳翁差遣?”

袁绍是关东士人新魁首,恰好能够摸索关东士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