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220章 军人天职

第220章 军人天职[第2页/共4页]

大纛下,皇甫嵩跨坐骏马,一身精美战甲,不怒自威。

一晃两日畴昔……

说着,徐荣躬身一拜。

未曾想,才过一年,英姿矗立的爱子,却不在人间了。

李傕对郭汜拍着胸脯包管。

皇甫嵩麾下三万雄师,滚滚而来,旗号蔽空,刀山枪林………

“启禀将军,我军前锋已至洛水!”崇山峻岭之间,古道上旗号招展,一骑快马奔驰而来。

宜阳城位于崤山以南,宜水以北,故名宜阳,距雒阳一百五十余里。

不由令民气生害怕。

皇甫嵩怒喝一声,大声呵叱道:“董贼妄行废立,祸乱朝纲,尔欲助纣为虐乎?”

皇甫嵩麾下三万精锐沿着南崤道前行,在狭小苗条的古道上拖拽十余里。

董卓敢挡,他便杀董。

从皇甫康死于牛辅之手后,李儒便认识到,皇甫嵩很能够会东进,便调派中郎将徐荣与李傕、郭汜二将,领两万雄师驻守宜阳一线防备皇甫嵩。

宜水对岸,皇甫雄师垂垂停下,雄师前部向两边散开,一名两鬓斑白,威风凛冽的老将,如众星拱月般的乘骑走出。

“既受吾教诲,尔敢阻吾?”

郭汜情愿守宜水大营,徐荣暗自松一口气,西凉这群骄兵悍将,可真不好带。

见郭汜得了三千兵力,李傕有些眼红,说道:“将军,末将洛水防地太广,兵力略显不敷,可否调两千甲士于末将?”

皇甫嵩暴喝一声。当年,他相称因而徐荣半个教员,明天徐荣阻他于宜阳,安能不怒?

现在,已有两三年未见徐荣,皇甫嵩倒想见一见徐荣。

战国期间,宜阳曾是七雄之一韩国的都城,厥后西面秦国崛起,韩国为避秦国兵锋,迁都阳翟,宜阳也就成为抵当强秦的军事重镇。

李傕、郭汜二人回了一礼,大步流星地走了……

光武帝期间,刘秀亲率六军在宜阳城迎击赤眉军,降赤眉军十万余人,从而奠定大业,复兴汉朝。

“荣受将军教诲,自不敢相忘!”

便道:“宜阳城乃吾等腹心,须重兵戍守!”

而皇甫嵩走的南崤道,与盖勋走的北崤道,皆属于崤函古道的一部分。

徐荣闻言,那里能够调兵给李傕,如果给了李傕两千人,不说他本身兵力所剩无几,就是郭汜必定又要起幺蛾子了。

李傕自讨败兴,看了看徐荣。

第二点,宜水是洛水支流,河面宽幅天然窄洛水太多,也就没有洛水那么险要。他能够设想,被揍的最惨的,必然是他的宜水大营。

而这两座大营,别离由李傕、郭汜二人各领五千雄师驻守,徐荣领一万雄师坐镇宜阳城,策应两地。

沿着洛水河谷,向东北方向再走两百余里,就是帝都雒阳。

但皇甫嵩晓得,这条路不是坦途,他已经收到杨彪等人的手札,董卓在宜阳一带布下了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