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242章 盟誓

第242章 盟誓[第2页/共4页]

原武县在河南尹东北角,北濒黄河,东邻酸枣;原武县令一见延绵无尽的关东联军杀来,顿时开城投降。

震天的鼓声中,一名身着黑袍,体貌魁伟,庄严持重的文士,手捧盟书,从高台正南一步步踏上高台门路…..

酸枣城外,筑起一座正方形的数丈高台;高台顶部有上百平米,高台东、西、南三个方位,是一阶阶登台门路,有近百阶,气势澎湃,严肃壮观。

十七镇诸侯闻言,纷繁躬身作揖道:“谨遵盟主令!”

高台上,诸侯旗号飘荡;正北方位,有一宝座,摆布两侧一边八个座席,一边九个坐席,每个坐位前面各对应一杆诸侯旗。

二十多万联军将士,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矗立的高台,伸展四野的将士,有的因隔得太远,底子看不到寂静耸峙的高台,但循着鼓声,极目了望。

“第十五镇:豪杰冠世,刚勇绝伦,长沙太守孙坚!”

“第七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

“其他诸君,随吾兵进荥阳!”

袁术将以鲁阳为据点,向京南重镇梁县建议打击。

力士举缸于顶,单膝跪在蔡邕面前;蔡邕拔出腰间配剑,左手手心握住剑刃,右手一拉剑柄,剑刃割破左手手心,丝丝鲜血滴入大缸中,缸中烈酒染红。

喜好汉末之常山赵子龙请大师保藏: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臧洪辞气慷慨激昂,十八镇诸侯齐齐举碗,将血酒一饮而尽!

鲍信是曹操的铁杆,汗青上恰是他迎立曹操为兖州牧,曹操才气在兖州站稳脚。

“第十四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颖川太守李旻!”

但是,明天这排位,让他有点小小的绝望,堂堂至圣先师的先人,竟然排到十二位,他成了孔十二。

“第十六镇:随机应变,临事勇为,上党太守张杨!”

当然,这也是袁术变相的夸耀气力。

文士声情并茂,涕泪交换,闻者无不被其传染,对民贼董卓的所作所为,咬牙切齿,仇恨不已。

一晃三日畴昔……

袁术闻声,当即领一队亲卫,从高台右方位门路登台。

“第十七镇:声如巨钟,风韵英伟,右北平太守公孙瓒!”

十万联军跟着意气风发的袁术拜别,酸枣城外,另有十五万联军,蔡邕留下陈留太守张邈领一万本部恪守火线,以及卖力粮草供应。

但是,孔融还是要教诲董卓,这让董卓抓狂了,杀必定不能杀,那就弄去黄巾余孽闹得最凶的北海,但愿借黄巾贼的手,弄死孔融。

蔡邕接连唤出四镇诸侯,道:“汝四镇,协同副盟主打击京南,望诸君经心极力,共戮民贼!”

这四镇诸侯,兵力加起来有五万,再加上小我兵力最多的袁术,总兵力达十万,可谓气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