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大仁大义”[第4页/共4页]
“盟主所言极是!”
鸣金一响,蔡邕麾下联军撤回大营。
蔡邕现在不想与孔融会商君子,对桥瑁道:“现在,公孙瓒遭遇大败,且存亡不明,对我军士气打击颇大,反之徐荣一方倒是奋发民气,实乃我竭彼盈!吾意集合兵力,与徐荣决斗荥阳。”
“呜呜~鄙人有愧师兄!”
“公孙将军战死了?”
刘备泪水哗啦哗啦的眼睛,看向孔融,大哭道:“吕布夜袭吾兄大营,刘公山坐视不睬,吾兄虽誓死抵挡,何如寡不敌众,奋战而亡,呜呜!”
“盟主所言甚是!”
………..
孔融动容不已,哭得这么悲伤,这么哀思,令他胸口都堵得慌。
孔融赶紧表示附和,这已经是孔融第二句所言甚是!
孔融气得跳脚,我们可都是歃血为盟过的,如何能够背弃誓词,见死不救呢?
蔡邕沉宦宦海,怎能读不懂刘岱这句话的意义?
“请盟主严惩刘公山!”
给蔡邕送来了中牟的详细环境,信是刘岱写的,信中大书特书公孙瓒是如何目中无人,傲慢至极,不听他苦劝,一意孤行窜改之前赵云的围城摆设,导致吕布找到可乘之机,突围而出。
还是打?
现在,公孙瓒战死,十八镇诸侯只剩十四镇,不免令身为盟主的蔡邕哀伤。
立寨管城东门外的袁绍,见到吕布领兵至管城,实在吓了一跳,不由光荣这两天幸亏没有打击管城,不然必被吕布捅了后腚。
如果然这么做了,联军很能够分崩离析,这是蔡邕最不肯看到的,归正公孙瓒已经死了,为一个死人搞得联盟崩溃,值得吗?
密县。
这个动静,对当下焦头烂额的徐荣来讲,实在是太首要了。
必然与赵云死战,确保撤退的安然,这就相称于赵云顶上去接受最大的火力。
孔融揉了揉眼睛,刘备搏命夺回公孙瓒尸身,令他很打动,赶紧去扶刘备,欣喜道:“刘县令危不忘义,搏命夺回公孙伯圭尸身,此乃大仁大义,真君子也!”
“岳翁信中言词峻厉,命我马上北攻京县!”
那么,伤亡天然无可制止,赵云岂会傻傻的顶上去?
陇城。
蔡邕瞥了孔融一眼,这个时候骂几句有效?
不由痛骂:“刘公山竖子耳!”
作为孔圣嫡传先人,孔融岂能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