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388章 原来是个杂种

第388章 原来是个杂种[第1页/共4页]

前几日,他一个广阳的亲戚来到他家中,说各地物价飞涨,广阳那边市场上的盐价已从本来的八百钱一石,涨到千钱。

喜好汉末之常山赵子龙请大师保藏: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王明收回目光,又仰首看向身型高大的阎柔:“不知贵部是乌桓那一支?”

十二场内,一名穿着光鲜,长相富态的丁壮男人,在一队气势汹汹的仆人簇拥下,巡查场内一个个储盐堆栈。

“你们几个,下去布告一声,各地粮价飞涨,从本日起粮价每石上涨三百五十钱!”

现在的王氏,毫不夸大的说,就是渔阳的话事人。

“小人深思着,本年涿郡那边在兵戈,阻断了盐路,便把收盐的代价降了一些。”

因而乎,他们世代煮了一辈子盐,也就仅仅能糊口。

渔阳郡,泉州县。

泉州县位于渔阳郡南端,南抵大海,西与广阳郡安次县交界。

自古以来,渔阳就有盐铁之绕,而这盐,恰是产于渔阳南端的泉州县。(汉朝的泉州,可不是后代的福建泉州,大抵位置在当代的天津武清境内。)

“不交又如何?”牛二双拳紧握,目大如斗。

这但是个不得了的动静,他细心瞧着阎柔,说道:“鄙人观高朋样貌,不像乌桓人!”

阎柔俯视着王明,喝道:“如何?觉得老子吃不下?”

看着死死抱住本身的妻儿,几名壮汉松开了紧握的拳头,双目中含着泪光:他们的天下是灰色的,充满了奴役与压迫…….

刚才他对王贺说收盐百二十钱一石,实则他在盐民手中收的代价是百钱一石,从中他便能够每石盐吃二十钱的利。

为丁壮男人带路的,是一名点头哈腰的管事;只见他胁肩谄笑:

不交?

煮盐产地里,汗流浃背的盐民,一听粮食每石涨三百五十钱,顿时怨声载道。

“前不久,你们说西边在兵戈,阻断了商路导致盐卖不出要贬价,这老子认了;现在粮食涨价,盐却掉价百钱一石,这是哪门子事理?还一涨就是三百五十钱,这还让老子活不活了?”

督亢战事固然阻断了南下冀州的盐路,但泉州的盐还是能够卖给幽州各地,乃至是燕山以北的胡人。

“杀人啦!”

“愣着何为?”

“就算你们能打杀他几人,但也难逃王氏手心,不但害了本身性命,还会祸及妻儿!何必呐!”

腰挎短刀的小厮,一脸不屑:“老子只是奉告尔等一声,至于吃不吃粮,你们本身决定!”

“这盐老子不煮了!”

不远处,有一排近似官署的修建,石阶漆门上,悬着“泉十二场”四个字。

而他们,辛辛苦苦地煮盐,代价不但没有上涨,反而降落了。

王贺一走,之前一副主子嘴脸的管事,刹时挺直了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