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万民请称王[第2页/共3页]
大堂里,跪着近百位官员,领头的恰是河北文臣之首的沮授。
“请明公,晋王位,以应河北万民之心!”
只见,郝昭的老爹郝安出列道:“我王乃赵氏王裔,当不忘赵氏龙兴之地晋阳,且我王,今尽纳三晋之地,故臣觉得,当以“晋”为国号。”
“明公守亡汉三载,已尽臣节,望明公以百姓为念,晋王位,以应河北万民之心!”
老者的行动传染了无数人,一时候,数十万百姓中扯破衣摆的声音络绎不断,他们纷繁咬破手指,以血相荐。
鲜于银的发起,顿时获得幽州系官员的支撑,因为幽燕确切是赵云强大的基石。
“唉!”
只见,堂中近百位官员起家归列……
不过,国相府不再像两年前那般破败;现在的国相府,颠末马钧麾下匠作司的补葺,变得焕然一新,庄严持重。
只见,幽州系鲜于银,赶紧出列道:“我王起于代郡,兴于幽燕,故臣觉得,当以“燕”为国号。”
血书的意义是大汉在三年前,小天子刘协身殒德阳殿时就作古了。
一听此言,幽州出身的官员不乐意了,定都邯郸,你们冀州人本就占了大便宜,如果再以赵为国号,那我们幽燕人,不就是边角料了吗?
那么,赵云的返来,天然成了万众谛视标核心!
语落,老者哧啦一声撕下衣摆,咬破手指,写下血书。
“不消再抬出去了!”
盐铁司司长韩珩与几名出身代郡的官员,当即躬身出列附议。
因为赵云这是在用行动奉告他们,我从未健忘,我曾是汉臣。
还真应了那句话,有人的处所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处所就有派系。
当河北百姓听闻赵云即将返来时,邯郸周边郡县的百姓,纷繁涌向邯郸,只为一睹身怀天命的仁君圣主。
就在这时,数十万百姓中,不知是谁大喊:“我王万岁!”
一时候,邯郸城外会聚了数十万百姓,他们夹道相迎,将赵云在河北的名誉推向了颠峰。
而赵云为亡汉守节三年,已对亡汉仁至义尽了。
“主公,民气不成逆啊!”
赵云扫了一眼堂下,苏双、糜芳、徐邈、管宁、孙乾、韩珩、朱富、崔琰、苏林等近百位州府官员,皆是以额触地。
“主公此言差矣,主公纵横疆场十余载,文武双全,平黄巾,震北疆,定河北,逐北虏,诛吕布,功劳冠天下!”
大喊“我王万岁”的百姓,见赵云不做回应,固然有些绝望,但也更佩服赵云的忠义。
而派系,对于君主来讲,不成或缺,但也要有个度。
“我王乃武灵王以后,且河北大地多为赵地,故臣觉得,当以“赵”为国号,承武灵之志,重铸大赵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