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一一章 抬枪

第一零一一章 抬枪[第1页/共5页]

“是,是,请都督放心,云从岛那边的几处园地,比旅顺北城里的园地大多了,也更气度,将来必然错不了!”

“九头鸟?”

他本觉得本身汇报了这几个月制铁所各处枪炮厂的产量今后,杨振会如同畴昔那样对他父子俩赞不断口呢。

但是在带队返程的一起上,杨振想来想去,还是以为,现在杀了他,意义并不大。

“老朽明白,老朽父子必然经心极力!”

“老朽明白了。不过抬枪粗笨,需双人利用,都督早前已经弃用,现在如何——”

固然将后水尾一家握在本技艺中最掌控,但是后水尾政仁毕竟是倭奴国的太上天皇,不管实际上如何,名义上好歹也算是一国之君。

“好铁好钢不易出产,特别是好钢格外不易得,要用在关头只出。对了,王守堂,你们新铸的大炮是铸铁,还是铸钢?”

“都督,老王头这话说得也没错,这小半年,营务处的确从制铁所调用了很多铁料和团钢,这也是都督先前的号令,方方面面都需求,营务处也不好厚此薄彼。”

但是面对杨振的诘问,王守堂晓得躲是躲不畴昔,因而愣了一会儿以后,一扫先前的沾沾自喜,而是战战兢兢站着说道:

更何况此次杨振还带回了倭奴国的所谓太上天皇政仁及厥后宫的几个嫔妃与后代,如许的收成,对大明朝来讲,起码自万历以来,都是未曾有过的事情。

但是终究的措置权,还是由崇祯天子本身掌控,不管是将后水尾一家废为百姓,还是将他们一家视作客卿,赐宅安设,养在京师,都由崇祯天子及其京师朝堂决定。

有了如许的一次对外作战的胜利,已经足以一俊遮百丑了。

杨振想到这里,心中的不满临时有所消逝。

没推测,以制铁所各处枪炮厂如许的产能与产量,仍不能满足杨振对枪炮出产的要求。

毕竟对于风雨飘摇表里忧患不竭的大明朝来讲,杨振带来的这个异域的胜利,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多多极少能给崇祯天子带来一点安慰。

杨振在渡海东征倭奴国之前,在金海镇这边停止了裁军,现在各路兵马的范围数量已经上来了,但是兵器设备的质量却没能获得焕然一新的改良。

因为不管下一步崇祯天子和朝廷会作出如何的决定,对杨振来讲,都没有多大不同。

“就是军中所说的抬枪,一种枪管粗长数倍于鸟枪的重型火绳枪。”

“嗯,铸钢炮的事情急也急不来,目前先把铸铁炮的范围产能再扩大一倍再说,枪炮产能必然要跟上我们扩武备战的步子。”

渡海东征倭奴国的事情,固然是杨振本身私行决定的行动,并未事前向朝廷报备,但是只要打赢了,想来崇祯天子和京师朝廷上的大臣们也不会多说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