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难处[第1页/共3页]
是不是杀良冒功弄出来的假鞑子首级,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他们这些久在辽东的将领们又如何会不清楚呢?
只要清鞑子最后粮尽而退了,那么不管当时是谁身在一线,都必然是大功一件。
但是不管他们信不信,那么多鞑子首级的的确确送来了宁远城,并且还都是真的。
“祖家家大业大是不假,这是功德,可也不是功德,家大业大也有家大业大的难处啊!
祖大寿拿定了主张以后不由自主地叹口气,然后就把云集在他书房里的其贰亲信将领们都赶了出去,独独留下了吴三桂。
现在祖大寿麾下的这些将领们根基上阿谁没有一个是草包饭桶、酒囊饭袋,这些人个顶个是辽东军中的悍将出身。
“再者说了,方巡抚家的阿谁至公子方光琛,本日中午已经进城了!他是从那里返来的?!是松山!”
相反,他们对于杨振让人送返来的清鞑子首级,对于四百多颗清鞑子首级背后的残暴战役,他们固然不说,但内心还是佩服的。
乃至包含祖大寿本身,作为目前山海关外辽东官军的最高军事统帅,其他统统将领的功绩,说到底都有他的一份!
特别是祖克勇,当然是为人处世欠油滑,有点不通情面油滑,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让人捎回的动静才更可托。
“这么些人都希冀这我,我这里也得一个一个来不是吗?还是唯有长伯你,能够谅解母舅的难处!”
杨振让人送返来的捷报,不成能是假的了,因为随船运返来的一整船清鞑子脑袋,底子造不得假。
且说三月十四日下午,辽东分巡道张斗在松山城内城外忙着察看疆场、核验军功的同一时候,宁远城里,上高低下都是一片轻松欢畅的氛围。
杨振带领一个暂编的先遣营六百多人北上救济松山,最后“稀里胡涂”地走了狗屎运,竟然赶上了鞑子雄师粮尽自退。
对于这一点,祖大寿本人以及祖大寿的麾下都没有任何疑问。
“那么——大帅!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办?!既然鞑子雄师已经撤退,松锦之围已经不解而解了,我们该如何做?!”
“满鞑子伪帝黄台吉——就这么好说话?!卑职如何想如何感觉这些动静不像是真的啊!”
金国凤顶住了鞑子雄师的猖獗打击,这个功绩是挡不住的。
因为,从他们大家本身的冗长兵马生涯堆集下的经历解缆,他们实在没法信赖,杨振先遣营一共才几百小我,如何就能斩获这么多真鞑子的首级?!
早晓得结局如此,他就该派本身的外甥吴三桂前去捡了这个功绩,而不是让吴三桂在宁远城里干坐着,坐等杨振等人兵败身故的动静。
——祖大弼是祖大寿的同母亲兄弟,祖泽远则是祖大寿堂兄祖大权的儿子,都是祖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