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277章 臼炮

第277章 臼炮[第1页/共4页]

书迷正在阅读: 阴阳造化鼎

杨振安排制铁所锻造的所谓臼炮,实在就是一种更大口径的改进款虎蹲炮,或者碗口铳罢了,是一种炮管粗短、弹丸初速较低,操纵仰角发射,构成抛物线型弹道的短程火炮。

听了杨振说的这番话,王守堂先是一惊,继而一喜,随后坐在石凳上,不住地反复着铁范两个字,像是在喃喃自语普通。

杨振叫制铁所锻造的所谓火炮,就是他多少还算清楚一点的臼炮。

“此一技之长,乍看似不甚起眼,但是若铁范铸炮胜利,却足以令小老儿父子名垂匠史了!对此秘技,大人毫不藏私,将此授予小老儿,小老儿怎敢不为大人肝脑涂地!”

听到这里,杨振已经晓得此中的启事了。

“当然了,大人如果一味求快,我们倒也能快起来,但是一旦快将起来,这个泥范不能阴干,或者此中稍有杂质,火炮就是锻造出来,那也是成品,一用就炸膛,反倒不是一门是一门呢!”

“你说的倒是没错!王老先生,我涓滴也没有见怪你们制铁所的意义!但是我这里刚好有一个别例,管叫你们事半功倍!再也不消担忧泥范不能反复利用的题目!”

想到这里,杨振的表情也从刚才初听制铁所一共才弄出来几杆火枪的绝望中,重新规复了过来,笑着对王守堂说道:

当然了,这也是一种两用炮。

“还要放到铣床上,用上好的硬钢铣刀几次打磨铳管的内壁,直到膛内光滑如镜,贯穿无碍!

这个期间的箍桶匠和铸钟匠,都能够制造如许的臼炮,因为这类臼炮说白了跟一个直上直下的大铁桶子,或者寺庙里钟楼吊颈挂的铜钟,并没甚么本色上的不同。

当然了,这个环境对于杨振来讲,未免有点过于庞大了,现在的他,手底下没有铸炮的专家,他也不能提出过于庞大的要求。

那么,抱负的环境就是,要兼顾好身管的长度和口径的大小,他们之间的比例就叫做火炮的倍径。

王守堂一边说着制铁所锻造的大肚子臼炮的环境,一边用两只手比划着大肚子臼炮的身管粗细和口径大小。

杨振这话一出,不但是王守堂一下子瞪大了一双老眼看着他,就连潘文茂、张得贵和李禄也一起惊奇地看着他,仿佛是在说,那里能够会有如许的好体例?!

“铁范?!把泥范改成铁范——”

对于锻造火炮,杨振当然一窍不通,但是两世为人的他,却也多少晓得一些知识。

实在,这个期间利用的那种装填石弹的大口径虎蹲炮,就已经有点后代各国臼炮的模样了。

“大人走前我们临时赶制了两杆短管火铳,大人走后,我们遵循大人说的体例尝试长管火铳,到眼下一共打造燧发长管火枪五杆,另有未经铣刀铣削过内壁的长铳管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