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都督[第3页/共4页]
且说杨朝进宣读完了对这些人的奖掖公文,在场的那些获得了晋升的大小将领,以张得贵、吕品奇为首,先是拜了杨朝进这个代表朝廷的钦差,然后就势捎带着拜了辽东巡抚,紧接着,世人就又重新起家,来到杨振的面前,慎重其事地拜了杨振。
杨振想着这些,正要点头承诺下来,却闻声杨朝进在一边点着头说道:“倒也是。如果锦州祖总镇在乎,那就以都督相称吧。不过这么一来,倒是委曲了汉卿你啊!”
但是,在宁远任职的时候越久,他就越是深切地熟谙到,松锦防地,包含松锦防地背后的关宁防地,一时半会儿底子离不开祖大寿。
“都督?”
崇祯天子的心机,方一藻实在很清楚,但是身在关外军前的他,最怕的是松锦防地的不稳。
杨朝进所说的话,杨振一句天恩浩大感激不尽便能够打发了,能够对方一藻说出的这番话,他却不由地细想了一番。
但是方一藻所说的话,却又让他不能不沉思,崇祯天子这么做了今后,本身到底是该喜还是该忧了。
这时,方一藻也捋须笑道:“杨总镇,朝廷对于觉华岛海军的这个安排,足可见圣上对你的信重。
但是,有的是实任,有的则只是荣衔。
杨振固然出身辽东都司,其父辈、祖辈是世袭的广宁后屯卫批示使,但是现在的他,在辽左一带,即关、宁、松、锦这一带,已经毫无根底可言了。
这就像普通外出督师的文臣都要挂个兵部尚书的头衔一样,大部分镇守一地的总兵官,都会有一个左都督、右都督或者都督同知的头衔。
或许,京师朝堂的君臣们,只是想借助本身的力量,来制衡或者消解祖大寿及其所部辽东军这个威胁吧。
但是他思前想后,还没有这么做,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这营职官衔的叫法,已经在大明朝上高低下深切民气了。
但是独一荣衔而无实任的都督,到了明末的时候,那真是多了去了,但凡是一镇的总兵官,总会有一个都督的荣衔。
那么,在这类环境下,崇祯天子以及朝廷大臣这么捧他,把他汲引到与祖大寿并列的职位,到底安的是甚么心,实在不好说。
“杨总镇,前番渡海反击敌后有功的将领,除了松山的诸位以外,另有觉华岛海军营参将袁进,也因为转运兵马渡海有功,因你所请,升任副将。”
杨振听了方一藻的话,想起周瑜这个三国演义里驰名的都督,一时有些哑然发笑,心想,本身竟然也有被叫都督的那一天。
这此中的纤细不同,世人嘴里不说,但是心中都稀有。
大明朝五军都督府里的都督很多,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能够尊称为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