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问题[第3页/共3页]
四寸半,约合十五厘米,也就是一百五十毫米。
工匠利用模具锻造球体的空心金属容器,几千年前就能做到了,底子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停滞或者难度。
这个时候,大口径臼炮的特性或者说缺点,比如身管短、射角大、膛压小、初速低等题目,不但不再是缺点,反而培养了它的奇特上风。
固然他本身的心内里有一个大抵的原型,但是那么照猫画虎比齐截下,最后能形成甚么样,他本身内心也没有底数。
但是现在,杨振还是决定要尽早动手处理这个题目了。
他已经筹办叫制铁所和弹药厂合作,尝试着将铁桶状的万人敌小型化,并且由圆筒状改革成圆球状,从而搞出本身的初级版爆炸弹了。
这些题目中的任何一个措置不当,都有能够直接形成己方炮毁人亡的悲剧成果。
而在杨振此次分开松山城的时候,本来也并没有想到,制铁所这些人能在他分开松山的这段时候里,就把铁模铸炮的工艺给霸占了下来。
那么,在发射药粗制滥造不过关的环境下,大口径臼炮在疆场上就如同鸡肋了,这也是为甚么大明朝的虎蹲炮、碗口铳越造越小的启事。
唯有最后一段话里的几句,他们听明白了,以是一时之间张得贵、潘文茂都开了口,直说比来几日过分繁忙,只等午后得闲,就叫人抬了新炮到东门外试射,看看究竟能打出多远去。
跟着生铁的万人敌和飞将军的胜利利用,杨振对这类爆炸弹的利用信心大增。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这类新式的着花弹,或者说新式的爆炸弹,利用起来极其伤害,一不谨慎,不但不能杀伤仇敌,并且会对本身一方的火炮以及炮手形成极大毁伤。
“炮口径四寸半?!能行吗?我看此次朝廷拨给松山的这两门最大的红夷大炮,炮口径也不过三寸三啊!这炮能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