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敌情[第3页/共4页]
再想从满鞑子那边策反明军的降兵降将,可就难比登天了。
但是杨振心中已经有了决定,遂对他说道:“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当年大明朝在辽海两岸的情势尚可,非是本日所能对比的的啊!
“你的意义是?”
“那,都督,胡长海、高成友他们要求率部归附,以及请粮请饷,要求援助枪炮弹药的事情,需不需求卑职给他们一个答复?”
同时,大明东江镇阵容显赫,登莱镇气力不俗,彼时的东虏固然刁悍,但是底子看不出来有得天下的征象。
本身又能拿甚么去招降他呢?
“从蒙古绕道蓟北或者宣大破边而入,掳掠其人丁财产,崩溃其民气士气,虽则易如反掌,但是得其城池地盘而不能守,却毕竟不是悠长之策。”
黄台吉的体格,高大肥胖还是,本来已经面如重枣的神采,一提及伐明的方略来,便显出了一些非常的光彩,那张有点痴肥有点下垂的风雅脸上,一时候红光满面。
但是,对于沈志祥这类东江出身的悍将来讲,甚么亲情,甚么友情,底子没有任何压服力。
他独一的世职,就是一个广宁后屯卫批示使,并且还是一个已经不存在了的广宁后屯卫的批示使。
能做出这类事情的人,又岂会等闲遭到甚么亲情友情的影响?又岂会等闲遭到甚么华夷之防、民族大义的感化?
“卑职的意义是,仇家是沈家的半子,而都督又是仇家的半子,加上卑职等部,又曾在石城岛沈志祥的麾下干过,都督与这个沈志祥,可谓是既沾亲,又带故,有没有能够把他从满鞑子那边,拉到我们这边来?”
“皇上但是要尽起我满洲八旗倾国之兵,持续绕道蒙古,南下伐取明国?”
“朕暮年曾说,取南朝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大树自仆。现在朝鲜、蒙古,皆归附已久,而南朝内部,事情四起,朕觉得,我大清取南朝之机会已成。正所谓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机不成失,失不再来,若待南朝内哄安定,或者假以光阴又有良臣名将出,则我满洲君臣悔之晚矣!”
但是现在的环境,与当年比拟,已经大为分歧了,不但敌更强而我更弱,并且黄台吉也窜改了奴儿哈赤期间对待辽东汉人的方略。
天启年间,辽事已坏,后金国已经崛起,但是当时的后金国却还没有才气冲破大明朝的长城防。
并且老奴努尔哈赤对辽东汉人残暴毒害,令那些因为被俘而归降的明军降兵降将内心非常不满。
一向神采沉重的俞亮泰,现在提及来这个话题,俄然两眼发光,炯炯有神,明显是但愿这个事情能成。
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