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484章 三策

第484章 三策[第2页/共3页]

“其三,还是趁着我军新来,敌明我暗之际,趁着此地空虚,就近集结重炮,强攻硬取复州城,先将满鞑子从辽西撤返本地之军隔绝在外,然后由北往南,徐图金州与旅顺。以上三策,卑职思之已久,然孰优孰劣,却难以弃取,请都督决之!”

说到这里,杨珅低头看了看地上横七竖八划出的地形图,然后又说道:“以是,卑职觉得,不如本日休整一日,明日凌晨即登岸登陆,集合统统重炮,强攻复州城,复州城再坚毅,三五日内也必能霸占。先下一城是一城,而后可据此城,徐图进取。袁副将所说第三策,当是上策。”

与此呼应的是,如有人劈面质疑杨振的权威,那天然也就是在挑衅他们的职位,侵害他们的好处了。

这个时候,之前已知杨振情意的袁进,俄然呵呵一笑,然后张口说道:“都督,卑职当年也曾在旅顺口内驻扎过一阵,对于此地景象,也算略知一二。卑职这里有三策,可供都督弃取!”

但是,杨振一旦大张旗鼓地占有了这个处所,那环境可就完整分歧了,本来的偏僻半岛萧瑟海岸,立即就会从疥癣之疾,变成满鞑子的的亲信之患。

杨振想了一会儿,见众将无人说话,又开口问道:“袁副将所言此三策,可谓全矣。但是,我军到底该当如何做?是先去夺占旅顺口,还是就近攻打复州城,又或者直接派人持沈永忠手札入金州,去试着说降沈志祥呢?都说说看,哪一个是上策?”

这一次,趁着辽东半岛南端满鞑子兵力空虚的机遇,他率军来此,能够做的事情,实在还是很多的。

如许一来,杨振在辽东半岛南端的存在,就必然会成为满鞑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并且很快就会晤临来骄傲鞑子的庞大压力。

“其二,乃是趁着我军新来,敌处于明,我处于暗之际,都督可率全军走水路,径直本地南下,由老铁山或黄金山处登岸,一鼓作气先去夺下旅顺口。

这么做是轻易的,但却没法在此地悠长安身。而要想在此地悠长安身,就非得篡夺旅顺口不成。

杨振领着众将,在胡长海的议事堂里,再次分了宾主坐下,便又接着之前被胡长海打断的题目,持续开口扣问。

幸亏这几小我,皆跟从杨振已久,即便对杨振的说法心存疑虑,现在也决不会在公开的场合,当众质疑杨振的发起。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保护杨振的职位,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他们的职位,保护杨振的权威,实际上就是保护他们权威。

“包含岸上复州城、金州城一带的敌情,以及旅顺口内的满鞑子守军设防景象,老胡、老高,胡大宝,你们在此地游击多年,当能晓得一二,也都一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