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514章 问策

第514章 问策[第2页/共4页]

“非是圣上不当如此,圣上乃尧舜之君,尧舜之君正该有此志向!但是先贤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又有前人说,欲速则不达。本日天下局面之构成,正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上欲在三五年内,求得天下大治,非是难为臣下,乃是难为本身也!”

从天子召见的人,以及在坐陪着召见的人,就能看出这一点了。

辽饷征了二十多年,不但辽东没有安定,并且搞得关内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杨振本来刚被崇祯天子从地上扶起来,此时见了这个场面,也从速跟着又跪在了地上。

杨振刚说出本身想说的前半段,就被崇祯天子出言给打断了。

“莫非,朕不该当如许吗?莫非说,朕想错了吗?”

升斗小民没钱会饿死,九五之尊没钱一样只能吊颈去了。

而崇祯天子的这个话,也让杨振的内心一阵后怕。

但是,现在十几年畴昔了,辽东的后金国变成了大清国,女真鞑子变成了满鞑子,不但没有被毁灭,被减弱,乃至更加强大起来了。

“但是辽东大局如此,恰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时只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候。陛下,须知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崇祯天子高高在上,很多题目他底子没有体例本身处理,只能依托满朝文武、表里大臣,但是这些表里臣子们,面对艰巨的时势,明显也拿不出任何体例,到头来,只会跪在地上口称有罪。

公然,崇祯天子略一沉吟便说道:“汉卿,你先说说看,以你之见,东虏尚需几年可平,辽事何时方能大定?”

这些人跪在地上,一个个面无神采口称有罪,看那架式非常谙练,明显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如许做了。

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钱。

他孤注一掷、急于求成的成果是,不但没有一战安定辽东,反而全军淹没,今后丢了天下。

为了剿除匪患,崇祯天子又不得不在辽饷以外,加征剿饷,本来想的是只征收一年,但是一年结束,匪患没有消弭,反而更严峻了。

可惜的是,他这么做,一样是适得其反。

按理说,杨振在天子面前说他小不忍则乱大谋,搁在别的天子身上,那定然要勃然大怒,治他个不敬之罪。

只是,目睹这些人叩首于地,口称有罪的架式,他的内心却极其不是滋味。

沉重的辽饷已经压得大明朝廷喘不过气了,财务停业近在面前。

崇祯天子这个话,胜利地撤销了洪承畴插话替杨振圆场的设法。

而朝廷大臣们给崇祯天子的对策是,持续加征别的一项赋税,叫做练饷,目标是练习更多的军队去剿除兵变。

特别是,辽饷当中的大部分,还都给了喂不熟的白眼狼祖大寿及其麾下的辽东军,这叫崇祯天子如何忍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