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585章 料数

第585章 料数[第3页/共4页]

但是,听了杨振的话,他在心中细心一想一算,倒是发明杨振的说法大抵没错,当下便说了出来。

北大河并不是大河,但其河口处阵势平坦,每到金州湾涨潮的时候海水倒灌,河面即举高数尺,一时宽广非常。

袁进听了杨振的话,一开端有点懵圈。

“呵呵,都督这是在考我吗?”

并且不但是杨振一小我弄不清楚,实际上对于一推测底是多少,或者说,这个衡量船只大小的“料”,究竟指的是甚么,几百年后很少有人搞得清楚了。

闻声袁进与杨振的对话,沈志祥也终究弄明白杨振在问的题目究竟是甚么了,当下照着本身的了解,又对杨振解释了一番。

将来的大抵生长方向定下来今后,摆在杨振面前的首要事件,除了整武备战,就是募民屯垦和打造战船了。

“都督,方才沈爵爷沈督办说了啊,首尾最长六丈二尺,高低最深四尺半,这就是二百料战船的尺寸啊!”

海湾北面,山岛竦峙,礁石林立,海况庞大而凶恶,但是海湾的南面,则是从金州城北西流入海的北大河。

“何故得知?”

他在别人嘴里几次传闻的金州船厂,或者金州湾船上,地点地就在这个位于金州城西北不远的龙王庙海岸。

而龙王庙船厂船坑内新修好的船只,或者新造好的船只,也能够事前挖开围堰,等着上涨的潮流淹没岸上船坑的时候,顺势往西入海了。

“那,老袁你的意义是说,这条船首尾的长度,乘以其高低的高度或者说船舱的深度,就是这条船的料数?”

不管南北,造法、用料、工时等,皆是如此。

更精确地说,是从船头到船尾的船体中纵剖面的面积。

但是,绝望归绝望,接下来该如何做,还是得如何做。

他固然在海军多年,对战船不能说不熟谙,但是毕竟不是造船的木工船匠,他也说不清楚二百料四百料详细的来源,只是晓得二百料船、四百料船分歧的尺寸罢了。

第一个“何故得知”,是杨振听了沈志祥的说法今后,再次诘问沈志祥的题目。

安竖龙骨,配搭肋骨,钉构舷板,榫接隔舱,然后做舵、塞缝、修灰、油漆,最后立桅杆,铺船面,搭望斗,挂船帆,每一道工序都极其烦琐并且耗时。

船坑的船工们正在叮叮咣咣地制作着船舱内里一格格的水密隔舱,骤见杨振上了船坑边沿,一时候呼呼啦啦地跪了一地。

而第二个“何故得知”,则是沈志祥听了杨振的诘问以后与袁进等人面面相觑一头雾水之时本身提出的题目。

龙王庙坐落在金州湾海岸四周的山岭之上,山岭上面,则是一个阵势平坦开阔、簸箕形状的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