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668章 苗圃

第668章 苗圃[第2页/共4页]

如此一来,也不算是薄待他了。

这个正六品的文官通判职位,可比阿谁不入流的农垦所大使有吸引力很多了。

再比如递运所大使掌运递粮物,河泊所大使掌收江湖河海渔税,铁冶所大使分掌各地铁矿开采冶炼及征收税课之事。

到了春季,收了第一批番薯以后,空中上的番薯藤,只要在温度湿度适合的地窖里窖藏保存恰当,便能够留下来充当来年的番薯种苗利用。

喜好大明新命记请大师保藏:大明新命记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吴恭勤是吴德铎的次子,而王家戚则是王宝卿的次子。

他这一次前来金海镇,当然是抱着繁华险中求的态度来的,但是如果没有两下子,或者说没有几分掌控在辽东种薯胜利,他也不敢接下这个差事。

设置它的目标,是为了招募四方流民在山海关外开荒屯田,当场出产粮食自给,供应辽西兵马的粮食军需。

别的两个一个叫吴德铎,一个叫王宝卿,不似老农,倒像是技术人,见了杨振也不似阿谁陈长生那样跪在地上嗫喏不能言,而是别离说了一番甚么话。

至于剩下的两个,则是比陈书农春秋相称的两个青年人,此中一个叫吴恭勤,一个叫王家戚。

但是对杨振来讲,此事就是一个先例,如果金海镇屯垦范围上来了,他完整能够向崇祯天子表奏设立如许一个职位,嘉奖给在金海镇力推屯垦有功的人物。

比如不入流品的仓大使,其权柄倒是办理一县或者一州的官仓粮储,凡民赋军屯之入及诸司赎谷俸禄粮米之出入,皆为其职掌。

现在,番薯之物在闽浙、两广等地莳植渐广,会种的人渐多,而他们的景况也就跟着大不如前。

到了船埠上,得了任命的陈书农赶紧唤来了跟从本身前来金海镇种薯的几个从人,一一贯杨抖擞了先容。

说到这里,杨振看着如有所思的陈书农停顿了一会儿,直到瞥见他点头,瞥见他仿佛已经消化了本身所说的话今后,方才接着说道:

但是,他没有想到,杨振对种薯的这个事情竟然这么火急,底子不给他实验或者试种的时候,竟然要求头一年就要大面积莳植胜利。

光是一亩地的番薯秧苗和藤蔓,裁剪成段,分收回去,就足以引种出十几乃至几十亩的番薯田了。

但是,他的话刚开了个头,就被杨振给打断了,只听杨振对他说道:“本年种薯如能有所成绩,入冬今后能叫我金海镇五路军民百姓得以填饱肚子,本都督即上书当明天子,表奏你为金海镇的督屯通判!”

果不其然,杨振这么一说以后,陈书农顿时愣住了,仰着脸瞪大了眼睛看着杨振,方才已经到了嘴边的话,也硬生生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