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页/共5页]

书迷正在阅读:

张悦东猎奇地问:“那黄鹤楼经历过这么多次重修,现在的黄鹤楼和之前的有甚么分歧呢?”

三人在三楼逗留了一会儿,感受着唐宋期间的文明氛围,然后持续往上走。四楼的装潢充满了传统气味,各种仿古雕花隔扇和红木屏风把全部大厅安插得古香古色。这里揭示着一些与黄鹤楼相干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木雕等,每一件都精彩绝伦,让人爱不释手。

张悦东也凑了过来,说:“是啊,这画里的黄鹤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对了,李潇,关于黄鹤楼,另有甚么传说吗?”

老板笑着应道:“好嘞,稍等啊。”

林一飞不断地按着相机快门,说:“这么美的风景,必然要多拍几张照片。”

三人在观景台上赏识了一会儿风景,然后开端会商起诗词和汗青故事。他们从崔颢的《黄鹤楼》谈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又从三国期间的黄鹤楼谈到当代的黄鹤楼。他们的声音在观景台上回荡,吸引了很多旅客的目光。

李潇说:“崔颢的《黄鹤楼》确切写得非常好,把黄鹤楼的神韵和汗青都写了出来。‘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读起来让人感慨万千。”

一名白叟走了过来,笑着说:“听你们聊得这么努力,看来你们对黄鹤楼很感兴趣啊。”

李潇赶紧说:“是啊,我们都很喜好黄鹤楼的汗青和文明。”

三人听了白叟的话,都如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们晓得,此次黄鹤楼之行,不但让他们赏识到了斑斓的风景,更让他们对中国的汗青和文明有了更深的熟谙和了解。

终究,张悦东那标记性的大嗓门传了过来:“李潇,我们在这儿呢!”只见张悦东拖着一个超大号的行李箱,身后跟着林一飞,林一飞手里还拿着一个相机,一边走一边对着四周拍照,嘴里不断地念叨着:“这武汉的机场还挺有特性的,得拍下来。”

张悦东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搅拌起来,一边搅拌一边说:“这卖相,看着就好吃。”说着,就夹起一大筷子面条,塞进嘴里。面条劲道有嚼劲,芝麻酱浓烈醇厚,萝卜干爽利适口,辣椒油的香味刹时在口中散开,刺激着味蕾。张悦东吃得满嘴都是芝麻酱,含混不清地说:“太好吃了,这热干面公然名不虚传啊。”

张悦东拿起一个木雕黄鹤,细心地打量着,说:“这木雕的工艺可真高深啊,这黄鹤的羽毛都雕镂得栩栩如生。”

张悦东瞻仰着黄鹤楼,不由感慨道:“这黄鹤楼可真壮观啊,比我在照片上看到的还要标致。”

说着,三人走进了黄鹤楼主楼。一楼大厅宽广敞亮,正中心是一幅庞大的陶瓷壁画《白云黄鹤图》,画面上白云环绕,江水滚滚,一只黄鹤展翅高飞,仿佛要突破画面,飞向蓝天。壁画四周,摆设着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首要文献、驰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