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奴儿干都司遗民[第2页/共3页]
早已褴褛不堪,用布补了又补,满是补丁,但是形制还能看出来是大明的制式戎服。
“督察院右都御史”
冲出来的五六百人,多大年纪都有,既有女人,也有白叟和半大的孩子。他们穿戴大明式样的狐裘和皮袍。带着水獭皮的帽子。手里拿着锈迹斑斑的长枪短矛。有的端着弩机。
“大明征西将军定远伯杨”
一时候,看的杨凡也有些心伤落泪。他命令放下跳板,带着侍从走了下去。驴蛋穿戴甲胄,一手提朴刀,一手抱着尚方宝剑,跟在杨凡身后。十几个精锐仆人保护摆布。其他的军官都跟着下船。
一个头发斑白,冲在最前面的老头子,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扔了刀枪。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扯开狐裘的衣衿,暴露里边的鸳鸯战袄来。这袄子不晓得多少年没洗过了,都变成了玄色。
明朝勋贵可贵,没有军功是不能册封的。固然明朝中叶以后,好多后妃的父兄靠着裙带干系封了爵位。但是他们被正统勋贵看不起,开会都不告诉他们,不带他们玩。
此时,统统人都看出来了。这些人应当就是宣宗撤消奴儿干都司时,没有分开的汉人官民后嗣。
杨凡等人被引到一座三进的青砖小院前面。看得出,这里常常被打理补葺。保存的比较无缺。奴儿干都司的牌匾固然在二百年的风吹雨打下残破不堪,但是笔迹还看的清楚。
奴儿干都司有卫、所四百余,屯驻军队,辖区东至海,东北包有库页岛,西至斡难河(鄂嫩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总面积将近四百万平方千米。
这座官署就是这些民气里的最后归属,以是一向获得了杰出的补葺。
“努尔干城世袭千户官苏桐拜见定远伯。”
他们都是在黑龙江中游各个据点撤返来的。当初命令撤退非常仓猝,好多位置较远的将士都没来得及上船。当时说是这些人集合到奴儿干都司上船。
古有东汉大将耿恭带领十三懦夫,死守西域。后有唐末张义潮孤军守河西走廊数十年。现在这些当年明初军户的后嗣,竟然死守到了现在。不能不令人动容。
三条乌黑的帆船,稳稳的停靠在了庙街的划子埠上,把栈桥挤得满满的。
这里气候酷寒,只能莳植些大豆和高粱。但就是这些贵重的粮食包管了他们保存了下来。在最严峻的饥荒和雪灾下,靠着粮食拯救。
他身后的人全都扔了兵器,跪地大哭。
这些最后一批撤返来的人,到了这里,发明庙街已经是一座空城了。最后一趟船已经走了半个月了。他们每天盼着天子派船来接他们回家。但是这一等就是两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