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第350章 盛世危机

第350章 盛世危机[第2页/共3页]

广东当时更是乌烟瘴气,豪强公开在庄稼成熟后,抢收农夫的庄稼,农夫抵挡则被杀死。不抵挡就要饿死。当时称为“占沙、抢割”

杨凡说道:“没了这些人,王振才失势的吧。”

而广东的环境也近似。广东官府和豪强勾搭,把自耕农强行充公地盘,地盘交给豪强,逼迫农夫变成佃农。然后两家分享好处。

不但脚指没了,缅甸也跟着丢了。并且云南也不稳了。

朱元章活着的时候,就有一个千户,因为剥削粮饷,导致他的部下饿死了一百多人。

为了弹压邓茂七,京营前后调走了七万多人。其他各地兵变也占用了京营的精锐兵力。这些事情都产生在土木堡之变前。

农夫天然不肯,纷繁抵挡。但是官府和卫所出面弹压。这些被夺了地的农夫被打被杀,告状无门。以是纷繁造反。

【熟谙十年的老书友给我保举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候,这里能够下载 .huanyuanapp 】

“正统初年,太皇太后与三杨治国有道,我大明很有一番欣欣茂发之态。”

“没错,准噶尔人就是也先的后代。不过现在的瓦剌,叫做卫拉特联盟了。盟主已经不是准噶尔人了。”张世泽说道。

而战役得胜的最严峻的结果,就是形成云南不稳。

明朝颠末比年交战,仍未完整停歇兵变,终究以盟约情势结束。

因为京营也腐朽了,吃空饷,冒名顶替各种花活儿开端大量呈现。此时,定员四十多万的京营,也就一半能兵戈,这些人还都调走了。

杨凡说道:“我传闻张太后本人只是听取朝政,但向来不干与朝政,和文官个人相处的比较好。厥后的评价也挺高的。”

大明才建立几十年,处所上就已经腐坏到了如许的境地了。按说这个时候应当是上升期间才对,但是大明基层腐坏的速率太快了。到了英宗时,已经呈现了天下不稳的苗头。

明征麓川之役,是明朝朝廷挞伐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兵变的四次战役。

杨凡点点头,说道:“我查了一下史料,说是英宗朝天子和大臣都想抖擞,把仁宣两朝以来慢慢萎缩的国势重新抖擞起来。英宗在土木堡之前曾经三次北伐,都获得的不错的服从。”

“但是好景不长。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归天(谥号文敏);正统八年(1443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谥号诚孝昭皇后)。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归天(谥号文贞)。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归天(谥号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