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对峙[第2页/共3页]
道光三十年(1850年)调任陕甘总督。
吴振棫将一杯茶递给裕瑞,轻声安抚。
同时残暴弹压甘肃循化回民兵变,搏斗叛军千余人;
但是,西军的米仓关距汉中城仅150里,巴裕关更近,仅120里,如两把尖刀顶住汉中城胸口。
但是,暮色覆盖下的北方群山中,云雾环绕、鸟雀归巢,又能看到甚么呢?
待他们收到动静,西军已攻陷川北保宁府,前锋翻过四川与陕西交界的米仓山,占有米仓山最高处的巴裕关以及北麓的米仓关。
房外,北风吼怒,卷着昨晚掉落的树叶在院子里回旋,风中异化着碎雪,飘飘洒洒地扑向空中。
七月,朝廷兴三路雄师攻川东酉阳州,严令易棠、吴振棫从汉中发兵入川,共同作战。
此时的裕瑞,全无昔日大员气势,头戴半旧棉帽,身着沾污的羊皮袄、打补丁的痴肥棉裤和沾泥斑的棉鞋,头发斑白,皮肤粗糙皲裂,神采灰败。
若朝廷调汉中兵力至金牛道的葭萌关、剑门关,导致汉中兵力空虚,西军不吝伤亡攻破劈面之敌,汉中城恐不保。
一旦汉中失守,金牛道上的阳平关、葭萌关、剑门关后路被断,迟早落入西军之手。
西军后继兵力不敷,进犯数次无果后,便加固米仓关和巴裕关防备,两边堕入对峙。
反之,若西军敢从米仓关重兵强攻,谋夺汉中。
言罢,二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北方群山,似欲看破第全军的战况。
简而言之,就是一名刚正铁腕、体察民苦且重视民生的传统士大夫官员。
历任贵州、云南、河南等地官职,咸丰二年任陕西巡抚。
咸丰三年初,承平军偏师西军如旋风般攻入重庆,随后大肆扩大。
但米仓道与荔枝门路途凶恶,清军多次进犯无功而返。
每年11月中下旬起,米仓山开端下雪,寒冬积雪增厚,山顶积雪达一两尺。
汉中府衙内,陕西巡抚吴振棫在书房欢迎特别客人——朝廷前四川总督兼满八旗成都将军裕瑞。
腊月廿八,萧云骧率重庆西王府军政职员、西军书院等相干职员,前去朝天门船埠劈面南山之上,新建成的西军义士陵寝,为西军义士扫墓。
吴振棫,本年六十一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十九年,年仅22岁便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在云南任巡抚时,他和缓汉回冲突,制止团练滥杀,稳定边陲。
彼时,吴振棫在西安,易棠在甘肃措置回乱。
咸丰三年,朝廷时任陕甘总督是易棠,陕西巡抚为吴振棫(yù音同“玉”)。
“赖兄,可有第全军李秀成部的动静?”萧云骧扣问道。
一名仆人推开房门,在火盆边方桌上摆上两杯热茶和一盘干果点心,便低头退下,关上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