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152章 侦察连

第152章 侦察连[第2页/共3页]

常胜本年十八岁,是米仓山上的山民,常日靠猎取山中猎物、汇集药材到山下集镇换钱为生。

父亲带着他和弟弟,长年在米仓山上打猎采药,勉强将兄弟俩拉扯长大。

采取“分段跃进”战术,每5千米设一补给站,留1/3兵力保护运输线。火炮仅照顾4磅炮,且拆解为炮管、炮架、轮轴三部分,绑于骡马背上运输,火药筒裹油毡防潮。

那董班长把一块洁净的雪放进锅里,回道:“啃了七八天干粮了,今晚这处所不错,我给大伙弄顿热乎的。”

固然第全军筹办充分,但翻过鬼牙岭时,仍有十几匹骡马出错坠崖,两门火炮破坏,数百斤粮食辎重丧失。

只要超出火线的百丈崖,再前行一天,就能到达米仓道北段最高的巴裕关,以后便是一起下坡,直至汉中城。

说罢,梁启贤开端摆设详细的翻山事情:

“事情详确一分,将士捐躯便减少一分,这但是性命关天的大事,不能草率!”

全军预先筹办竹制雪橇2000架、九股麻绳5万米、獾油膏3000斤等物质。

李秀成言毕,第全军智囊梁启贤旋即起家发言:“诸位,实不相瞒,此打算军长已运营多日,且呈报大王。大王不但批准,还发来大量物质,并令第一军共同我们行动。”

米仓道果然是天险,极难行走。山道狭小,将士们如一条长龙,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道间。

幸亏多数物质早已从成都、重庆等地运抵,将士们只需临时包装、分发。

将士们饮冰卧雪,艰巨前行。越往山上走,冻伤、摔伤的兵士越多。

本年西军打进南江,给贫苦百姓分地,像他们家如许在米仓山上艰巨求生的山民,也在山下分到了几亩地。

常胜与孙贵松一起拉锯,将一棵砍倒的巴山松锯成两段,边干活边谈天。

吃完饭,雪也停了,世人在空位上燃起篝火,烘烤衣物,闲谈起来。

就在后队的智囊梁启贤,看到各收留点点的伤病员不竭增加,储备物质大量耗损时。全军的最前端的开路前锋——第七师的一个窥伺连,到达了米仓道北段最艰险的“百丈崖”四周。

“常胜,传闻前面的百丈崖很难走,给我们讲讲。”孙贵松对身边的常胜说。

“我本年二十二岁,家里只剩一个弟弟,我们一起插手了西军,他在亲卫师那边。”

待西军征召山民帮手翻越米仓山攻打清妖。父亲思考半宿后对常胜说:“西王府给咱家改了命,我们就得报恩。”

孙贵松与常胜用力拉着锯子,将巴山松锯断后直起家,擦了擦额头汗珠。

说完,他看向正在起火架锅的三十来岁的炊事班董班长,问道:“董班长,今晚有热乎饭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