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164章 高邮春深

第164章 高邮春深[第1页/共4页]

制火轮舟车以通天下,铸强械利炮以御外侮;

魏、林两家早有来往,魏源之父魏邦鲁曾任林则徐属僚,任职期间廉洁务实,废除宦海积习,深受林则徐赏识。

这位老者恰是魏源,来访的男人名叫徐寿。

林则徐任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魏源尽力拥戴其主张,主动其禁烟献策。

后他因回绝与贪腐同流,终究在“迟误驿报”事件(实则是回绝虚报政绩)中遭撤职。但仍受高邮百姓恋慕,故而隐居高邮。

而林则徐已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归天,至今已有四年。年逾六十一的魏源心灰意冷,开端研讨梵学,特别爱好净土宗。

本日起可携所着图籍、所制东西,赴重庆府学政司验核。

暮春时节,高邮城好像一幅被烟雨轻柔浸润的水墨长卷。运河两岸,垂柳新抽嫩芽,翠色丝绦般的枝条垂落在水面,与来往漕船的倒影交叉,好像流光溢彩的绸缎。

两人彻夜长谈。林则徐将多年汇集的《四洲志》手稿,及本国文献质料交予魏源,嘱托其编辑《海国图志》。

-----------------------------------------------------------

他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奠定人,体系翻译化学着作。与傅兰雅等合作,翻译《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西方化学典范,初次体系引入近代化学知识体系。

魏源笑道:“雪村,终究动心了?”

1830年,林则徐父丧守制期满返京,与魏源初度了解。

魏源任职高邮知州期间,补葺运河堤岸,清理河道,消弭水患;

1868年,徐寿鞭策设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介西方科技册本数百种,涵盖军事、物理、工程等学科,使之成为晚清西学传播的核心机构。

间隔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之托,编辑《海国图志》,至此已畴昔十三年矣。

------------------------------

其人对西欧诸国的知识极感兴趣,犹喜化学。插手过一次孺子试,便对科举八股完整落空了兴趣。

老仆抬手向内指了指:“正在内里礼佛呢,徐先生可从这条巷子,直接畴昔。”

徐寿与魏源前几年结识,因志趣相投,二人引为忘年交。

既往科举功名一概不问,惟以实学为凭。

1874年,他用铅室法制成硫酸,鞭策无烟火药制造技术改革。

创建书院,清理弊案,始终秉承“从官重恭慎,立品贵廉洁”的原则,在官方名声极佳。

盖闻《易》曰「穷理尽性,乃至于命」,西欧诸邦亦以格物致知立国。今西军克定全川,开府建制,特设「西王府科学院」,欲集寰宇英才,共襄振华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