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七章 大风歌(二)[第2页/共4页]
周勃是见过攻城大阵仗的人,当初反秦联军围攻咸阳时,他就曾身先士卒的带过死士跃上过咸阳城墙。以是对攻城守城的战术东西他并不陌生。
周勃仓促赶到城楼上,放眼望去,却见劈面秦军的营地已经沸腾了起来,大量的攻城东西被纷繁推了出来,一字排开堆放在营地前面。
博阳是济北郡的郡治地点,也是衔接齐国东西部的首要关键。若不霸占博阳,秦军就没法深切齐地要地,不然一旦博阳守军出城反击,秦军就很能够后路被断,首尾不能相顾。
让他费解的是韩信并没有急于打击,达到城下后反而安营休整了一夜。当晚周勃派出了敢死之士摸干脆的夜袭,却被早有筹办的秦军顺势掩杀过来,差点趁乱冲进了博阳。
“真是好东西。”韩信忍不住抚了抚车,赞叹道。
“关头是在博阳。”萧何沉声道,“只要守住了博阳,秦军毫不成能置后路于不顾孤军深切胶东。”
攻城不比野战,野战大多依托将帅的策画取胜,而攻城更多的是堂正之师,依托相互的气力对比按部就班的攻取城池。孙子兵法有云:十而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围城所用兵力,大多数倍于守城兵力。然后城内汉军有八万雄师,而攻城的秦军不过六万人马,不但没稀有倍之反而远远不及。
面对着秦军的大兵压境,周勃倒是没有太多的担忧,只是叮咛部下半夜巡防,制止被秦军偷袭到手。
汉国背后失守,这对现在的对峙不下的局势来讲无疑是对刘邦的釜底抽薪。本来是想坚壁清野拖垮秦军的,可现在却成了腹背受敌,在火线尽失的前提下,统统死守都变的毫偶然义了,只不过是困兽犹斗罢了。
刘邦微微点头,神采仍然有些发白。博阳是齐地大城,城高池深,又是周勃亲身带领五万雄师驻守,想来不会有甚么闪失。
曹参本来是沛县的椽狱,刘邦当时是亭长,为其部属。可他从未藐视过刘邦,反而一向对他恭敬有加。大抵他也是受萧何的影响,感觉刘邦不是个简朴的人物,换句话说就是感觉刘邦一条潜龙,固然贫困得志,但却非池中之物。
但这并不影响刘邦对他的信赖,并且曹参不但善于文事,一样也武功赫赫。刘邦方才起事的时候,权势非常强大,竟接连被秦国守军所败,一时狼狈不堪。曹参则亲身请缨,亲率二千军出偏师出其不料的偷袭胡陵、方与,攻打秦朝郡监的军队并且大破之。这才让刘邦情势好转,在淮北站住了阵脚,有资格成为怀王麾下的大将之一。
陈平苦笑,“相国大人高看我了,我哪能有甚么好主张。若非要我说的话,恐怕是汉王也早已经想到的,不过就是尽力平叛,以轰隆手腕趁叛贼们安身未稳时将他们连根拔起,不然一旦气候已成我们就大事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