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第1页/共8页]
没过量久,他们回到船上,林之洋已经返来了,大师一起谈起货色的事情。本来此地比年有很多商贩前来,各色货色都非常充沛,以是卖甚么代价都赚不到钱。他们正要开船,吴氏弟兄派家人拿驰名帖,送来了很多点心、果品,还赐给众海员十担倭瓜、十担燕窝。名帖上写着:“同窗教弟吴之和、吴之祥顿首拜。”唐敖和多九公筹议后,收下了礼品。因为吴氏弟兄职位高贵,回帖上写的是:“天朝后学教弟多某、唐某顿首拜。”来人刚走,吴之和就来拜访了,世人把他让到船上,施谦逊座。唐敖和多九公再三伸谢。吴之和说:“家弟因为国主现在我家,不能过来问候。我方才把二位光临的事情奏明国主,国主传闻天朝大贤到此,特地命我前来拜访。我本应当等二位开船再走,可还要服侍国主,只能临时失陪。如果宝船开得晚,他日我再来就教。”说完就仓促分开了。
“再者,传闻贵地的风俗,常常屠宰耕牛,我原觉得必然是用来祭奠的。等细心探听,才晓得是贩子小报酬了赢利,而那些贪吃嘴馋的人就竞相采办,当作食品。完整不想人没有五谷就没法保存,而五谷没有耕牛就没法发展。牛是世人养命的底子,不考虑如何酬谢它,反而把它当作美食,这莫非不是恩将仇报吗?虽说这牛不是因为我而被杀,我一小我吃的也未几,但要晓得老百姓屠宰耕牛是为了赢利,那些仁慈的君子,如果都绝口不吃牛肉,没人采办,任凭牛肉腐臭,他们又如何会再去屠宰呢?可见屠宰耕牛的人当然有罪,但吃牛肉的人,其罪恶更是没法逃脱。如果论罪恶的大小,那屠宰耕牛的人本来算是祸首祸首,但这类人不过是贩子中的平淡愚笨之辈,只晓得追逐好处,那里晓得善恶果报的事理。何况人间的牛,又如何晓得不是他们这些人的转世呢?依我鄙意,《春秋》中对贤者要求更加严格,这罪恶仿佛应当全数归到买肉吃的人身上。倘若仁人君子毕生以此为戒,赛过吃斋百倍,冥冥当中莫非不会有恶报吗?
唐敖和多九公道要答复,吴之祥接着说道:“我传闻贵地的风俗,凡是生了后代,就有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的说法。富朱紫家到了这些日子,不是大摆宴席就是请人演戏,必然大量宰杀猪羊鸡鸭等牲口。我传闻‘上天有好生之德’。现在上天赐后代给人,人却不晓得体味上天的好生之意,反而因为后代的这些日子宰杀很多生灵。这就即是上天赐下一个生灵,人却伤害无数生灵,那上天又何必再赐后代给人呢?凡是父母有了后代后,有的到西庙烧香,有的去东庵许愿,无不但愿后代无灾无病,福寿绵长。可现在因为这些无关紧急的事,宰杀无数生灵,破钞大量财帛,这是先替后代不法,就算过后忏悔都来不及,又怎能希冀他们福寿双全呢?常常贫寒人家的后代大多能长命,富朱紫家的后代却常常短命,切磋此中的启事,固然不必然满是因为这个,但也不能不引觉得戒。为人父母的,如果把为后代庖宴席破钞的钱,全都用来布施贫寒之人,或者买物放生,天然不必决计求福,福分也会天然来临,不必决计求寿,寿命也会天然耽误。我还传闻贵地有把后代送进佛门的风俗,称之为捐躯,大抵是因为官方传说做了佛家弟子,必然会获得神佛的护佑,有病的今后就能病愈,寿命短的也能垂垂转为长命。这不过是僧尼用来诱人上门的话,可愚笨的男女们无知,都把它奉为神明。这类风俗因循已久,以是僧尼越来越多。这一宗教本有害于人,但数量过量,不但阴阳落空了共同的正道,还滋长出无数淫乱私奔之事。依我鄙意,凡是乡间愚笨之人误将后辈送进佛门的,本地的父老乡亲就应当用‘寿夭有命’以及‘无后为大’的事理,诚心肠劝说他们的父母。时候长了,就没人捐躯入佛门了,这一宗教天然会逐步式微。这一宗教式微了,不但阴阳能获得普通的共同,并且乡间的愚笨之人也能保全无数纯洁的妇女。总之,天下少一个和尚或少一个羽士,人间就会多一个纯洁的妇女。当然,这此中贤愚分歧,平生不近女色的人天然也有;但像好色之辈,平生一世,又岂止奸骗一个妇女呢?我的这些肤见对不对,还请二位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