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第2页/共5页]
两人闲谈着,等了好一会儿,只见多九公从城里走出来讲:“唐兄,你晓得他们桌上没多少书是为甚么吗?这内里是有启事的。”唐敖笑着说:“本来九公为了这点小事又去探听了。您年纪这么大,还这么有兴趣,可见只要遇事留意,天然甚么都能晓得;我们边走边说,请九公讲讲这此中的原因。”多九公一边走一边说:“我刚才去探听了一下本地的民风,本来这里读书人固然多,但是册本却很少。这么多年,固然有中原人来发卖册本,可刚到君子国、大人国境内,就被这两个国度买走了。这里的书,大多是从那两个国度花高价买来的。至于古书,常常出了高价也买不到,只要去拜访亲朋家,如果他们有这本书,才气借来誊写。找一本书,实在是太费事了。并且这里不管男女,都绝顶聪明,每天能读上万字的人多得数都数不清。以是书就更不敷他们读了。这个处所向来没有盗贼,也没人偷东西,就算金子掉在地上,也没人去捡。他们见到不义之财,会说‘临财毋苟得’。不过他们有个弊端:如果看到册本,顿时就把‘毋苟得’这三个字抛到九霄云外,不是借了不还,就是想体例偷骗,那种想偷书的心底子节制不住。以是这里把偷东西的人叫做偷儿,把偷书的人叫做窃儿;借东西不还的叫做拐儿,借书不还的叫做骗儿。因为有这些称呼,那些藏书的人家看到这些窃儿、骗儿,都特别惊骇,都把书藏在阁房,不是嫡亲老友,底子借不到。家家都是如许。我们只晓得按照他们桌上的书来判定他们学问的凹凸,难怪会亏损。”
多九公说:“依我看,这可不是以德报德,而是以怨报德。”唐敖问:“这话如何说?”多九公解释道:“林兄如果被女儿国留下,他在那儿必定过得很风趣,你却把他救出来,这不是以怨报德吗?”林之洋说:“九公既然说那儿风趣,等将来去了女儿国,我就去告诉国王,把九公留在他们国度住下。”多九公笑着说:“我倒是想住在那儿,可到时候谁来替你掌舵呢?”唐敖说:“何止是掌舵,我还要请教九公音韵学呢。叨教九公,我向来对反切一窍不通,不过按音韵读‘大老’两个字,为甚么不是‘岛’字呢?”多九公说:“当代的韵书里,‘道’字本来和‘岛’字同音。现在把‘道’读成‘到’,是把上声读成了去声。就像‘是非’的‘是’,前人读作‘使’字,‘动’字读作‘董’字。像如许的例子很多,数不堪数。大抵古时候读音重,读‘岛’,现在读音轻,读‘到’,这是因为读音跟着期间传播,轻重产生了窜改,以是才会如许。”林之洋问:“阿谁‘盲’字,我们一向都读成和‘忙’字同音,现在九公读成‘萌’字,也是因为轻重分歧吗?”多九公说:“‘盲’字本来属于八庚韵部,读音和‘萌’不异;如果读成‘忙’字,那是林兄你本身读错了。”林之洋说:“如果说读错了,那也是我先生教的,跟我有甚么干系?”多九公说:“你们先生这么粗心,就该打他手心。”林之洋说:“先生犯了这点小错就要打手心,那那些整天荒废学业、误人后辈的,岂不是都要被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