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第1页/共5页]

唐敖见他拿出诗韵,急得要命,赶快说道:“我如果略微懂点文墨,明天有幸碰到您如许的大学者,必定会尽力写点东西,向您就教,如何会自暴自弃,如此不知好歹呢?更何况另有好职位保举,我如何敢不尽力呢?实在是因为我不懂笔墨,孤负了您的美意,您问问我这两个同业的人,就晓得我不是用心推让了。”先生因而问多九公和林之洋:“这个墨客真的不懂文墨吗?”林之洋说:“他从小读书,还中过探花,如何会不晓得呢?”唐敖在内心悄悄顿脚,心想:“舅兄这是要把我害死啊!”只听林之洋接着说:“我跟先生说实话吧,他是晓得的,可自从得了功名,就把书扔到脑后了。小时候读的《左传》《公羊传》,另有平时写的打油诗、狗屁不通的诗,零琐细碎的,全都当饭吃了。现在肚子里只剩下几段《大唐法规注单》,另有好多买卖的帐本。您如果考他法规、算盘,他倒是很熟。我求您把这个好职位赐给我这长辈吧。”

多九公说:“从春联来看,上句包含了‘淑’字的意义,下句包含了‘士’字的意义。这两句可真是淑士国最好的招牌,怪不得刻在城墙上呢。”唐敖说:“这里的国王,据前人传说,是颛顼的后代。看这气象,很有儒雅的气味,和白民国截然分歧。”他们来到关前,只见很多兵士和差役迎了上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化。

这时,俄然有个门生出来招手说:“先生要看货了。”林之洋赶紧承诺,提着包裹出来。唐敖和多九公等了好久,本来先生已经把货买了,正在那边会商货色的成色和代价。唐敖趁机悄悄走进书馆,把世人的书细心看了一遍,又翻了两篇文稿,从速退了出来。多九公问:“他们读的书,唐兄都看到了?如何脸涨得这么红?”唐敖刚要开口,恰好林之洋卖完货也退了出来,三人一起出了门,走出巷子。

先生听了,不由吃了一惊,站起家来,摘下玳瑁眼镜,从身上拿出一块绣着双飞燕的汗巾,擦了擦眼睛,高低打量着林之洋说:“你既然晓得‘不亦乐乎’的典故,明显是懂文墨的,为甚么用心骗我?”林之洋说:“这是我不谨慎说到这个词,至于它的出处,我真的不晓得。”先生说:“你明显是个学问通家,还在推让!”林之洋说:“我如果骗你,甘心发誓:让我来生变成个老秀才,从十岁考中秀才开端,就不分开书籍,一向活到九十岁才归天。”先生问:“你真情愿这么长命?”林之洋说:“你只晓得长命好,哪晓得从十岁考中秀才,活到九十岁,这八十年里每年测验的苦头,的确就是活天国啊!”先生又坐了下来,说:“你们既不懂文理,又不会作诗,没甚么可聊的,站在这里,只让人感觉俗不成耐。你们不如出去,到厅外等着,等我给门生上完课,再来看你们的货。何况我们议论文学,你们也听不懂,如果你们一向站在这里,恐怕你们这股俗气会四周传播。我固然不会被你们影响,但馆里的门生都还年幼,一旦被感染,我得花好大工夫才气把他们教得脱俗呢!”三人只好连连承诺,渐渐退出去,站在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