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第4页/共9页]

朱太尉拿着一首引魂幡,在前面带路,崔判官在前面庇护着太宗,径直走出地府。太宗举目一看,发明不是来时的路,便问判官:“这条路不对吧?” 判官说:“没错。阴司就是如许,有来路,却没有转头路。现在送陛下从转轮藏出身,一来请陛下流览地府,二来让陛下转托超生。”

再往前走了未几时,瞥见一群鬼卒,各自拿着幢幡,在路旁跪下说:“桥梁使者前来驱逐。” 判官喝令他们起家,上前引领着太宗,从金桥走过。太宗又瞥见另一边有一座银桥,桥上走着几个忠孝贤能、公允正大的人,也有幢幡接引;那边另有一座桥,北风滚滚,血浪滚滚,号泣之声不竭。太宗问:“那座桥叫甚么名字?” 判官说:“陛下,那叫奈河桥。若回到阳间,必然要记着,那桥下都是浩浩奔腾的水,门路险要狭小。就像一匹白练高出长江,又似火坑浮在上界。阴气逼人,寒彻骨髓,腥风扑鼻,气味钻心。波翻浪滚,来往没有渡人的船;赤脚蓬头,出入的都是作歹的鬼。桥长数里,宽只要三尺,高有百尺,深却千重。上面没有扶手雕栏,上面有掠取人的恶怪。戴着桎梏,被打上奈河险途。您看那桥边的神将多么凶暴,河内的孽魂多么忧?,桠杈树上,挂的是肯红黄紫色的丝衣;壁斗崖前,蹲着的是毁骂公婆的淫恶妻。铜蛇铁狗争抢着撕咬,他们将永久堕入奈河,没有前程。有诗写道:时闻鬼哭与神号,血水浑波万丈高。无数牛头并马面,狰狞扼守奈河桥。” 正说着,那几个桥梁使者已经归去了。太宗心中又惊又怕,悄悄点头感喟,冷静哀痛,跟着判官和太尉,很快就过了奈河恶水,血盆苦界。前面又来到了枉死城,只听到哄哄的人声,清楚在说 “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 太宗听了,心惊胆战。只见一群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怪,上前拦住来路,都喊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吓得太宗躲躲闪闪,直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 判官说:“陛下,这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周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子标幽灵;他们都是枉死的冤魂,无人收管,没法超生,又没有钱钞川资,都是孤寒饿鬼。陛下给他们一些钱钞,我才气救您畴昔。” 太宗说:“寡人空身来到这里,那里有钱钞呢?” 判官说:“陛下,阳间有一小我,存有多少金银,存放在我这阴司里。陛下能够着名立一个左券,小判我来作保,临时借他一库金银,给这些饿鬼,如许才气畴昔。” 太宗问:“这小我是谁?” 判官说:“他是河南开封府人氏,姓相名良,他在这里有十三库金银。陛下若借用了他的,回到阳间还给他就是了。” 太宗非常欢畅,甘心着名借用。因而写了文书给判官,借了一库金银,让太尉全数披发给那些饿鬼。判官又叮咛道:“这些金银,你们要均匀分用,放你们大唐爷爷畴昔,他的阳寿还长着呢。我领了十王的号令,送他还魂,让他到阳间停止一个水陆大会,超度你们超生,你们可别再肇事了。” 众鬼听了,获得金银,都唯唯诺诺地退下了。判官让太尉动摇引魂幡,带领太宗分开了枉死城,走上平阳通衢,飘飘零荡地拜别。究竟太宗从哪条路还阳,且听下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