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12页/共21页]
接着,贾政来到帘外问安,贾妃隔着帘子向父亲施礼。贾妃隔着帘子含泪对父亲说:“浅显的农家,固然糊口贫寒,粗茶淡饭,但毕竟能享用嫡亲之乐;现在我们固然繁华到了顶点,却骨肉分离,四周罚散,实在没有甚么兴趣!” 贾政也含泪启奏说:“臣本是草泽豪门出身,家属中都是些平淡之人,没想到能有贵妃如许的凤鸾吉祥来临。现在贵妃上蒙皇上恩赐天恩,下显祖宗德泽,这都是山川日月的精华、祖宗的深远德行会聚在一人身上,臣和臣的老婆何其有幸。并且当今皇上开启六合生养万物的大德,赐赉古今未有的浩大恩典,臣子就算肝脑涂地,也难以酬谢万分之一。臣唯有日夜勤恳,尽忠职守,但愿皇上万寿千秋,这是天下百姓的共同福分。贵妃千万不要顾虑臣佳耦大哥体衰,郁结于心,更要多加保重本身。只要兢兢业业,勤慎恭肃地奉养皇上,大抵才气不孤负皇上如此深厚的体贴和眷爱之恩。” 贾妃也叮嘱贾政 “只以国事为重,闲暇时重视保养身材,不要顾虑我” 等话语。
本来,世民气里早晓得贾政是想借此机遇尝尝宝玉的学业长进如何,以是只是用一些俗套的名字来对付。宝玉也推测了他们的心机。贾政听了世人的发起,便转头让宝玉来拟一个名字。宝玉说:“我曾听前人说过:‘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何况这里并不是主山正景,本来也没甚么可题的,只是旅游途中的一个过渡罢了。不如直接写上‘曲径通幽处’这句古诗,倒显得风雅气度。” 世人听了,都纷繁奖饰:“太对了!二公子天禀高,才情出众,不像我们这些读死书的人。” 贾政笑着说:“可别胡乱嘉奖。他年纪小,不过是拿一点见地当十点用,大师讽刺罢了。再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挑选。”
一时候,四周静悄悄的。俄然,一对身穿红衣的寺人骑着马缓缓走来,到了西街门上马,把马赶出围幕以外,然后垂手站在西边。过了一会儿,又是一对,也是如此。不一会儿,来了十来对,这时才模糊约约听到纤细的音乐声。只见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的仪仗呈现,另有效金子装潢的提炉,内里焚着御香。接着,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呈现,前面跟着穿戴冠袍带履的人。又有执事寺人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物品。一队队人马走过以后,前面才是八个寺人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的版舆,缓缓前行。贾母等人赶紧在路旁跪下。早有几个寺人飞跑过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版舆抬进大门,进入仪门后往东走,来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拿着拂尘的寺人跪着请贾妃下舆换衣。因而,版舆抬入门内,寺人们退下,只要昭容、彩嫔等引领着元春下舆。只见院子里各色花灯光辉夺目,都是用纱绫扎成的,非常精美。上面有一盏匾灯,写着 “体仁沐德” 四个字。元春进入室内,换好衣服后又出来,登上舆车进入园子。只见园子里卷烟环绕,花彩缤纷,到处灯光相互映照,不时传来轻柔的音乐声,好一派承平繁华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