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房府求见展才略,得字拜师启新程[第2页/共3页]
望莫嫌怠慢了二位。老夫欲听听你们所说的民生大事,如无益于民,老夫自当极力为之。”
翻开袋口,看到内里如雪普通白的盐,房玄龄大惊,忙拿着袋子走到几案前,
秦浩听到声音,转头一看,只见房相年约五旬不足,发须微白,然双目仍炯炯有神。
房府前,王玄策与门子递上了拜帖,又说了二人的身份。
时候不早了,恐坊门封闭,弟子就先行辞职了。”
浩有一制盐之法,欲借房相献于朝廷,以盐业获财救民,重修故里。
半晌后,他停下脚步,慎重地对秦浩道:“公子有如此大才,不知可愿为朝廷效力?”
方今下山,至长安未及数日,师父老人家未曾予我起表字,如房公见献盐之功尚可,不知为我起一表字可否?”
望徒儿为人朴重,死守品德原则,非有高贵品德与大气风采,不成取此二字。
刚从宫中返来,稍候半晌。鄙人还得归去守门,失陪了。”二人拱了拱手,“有劳了。”
若能将此制盐之法推行开来,实乃百姓之福、国度之幸。”
王玄策在旁心内微酸,本身恰是因为没有背景,才一向冷静无闻,
我也不说虚言,确是想借助房相之影响力,得以快速崛起。但我亦深知一日为师毕生为父之理,定会以天下百姓为己任,不辱师父之名。”
房玄龄见秦浩直来直去,不似宦海之人作伪,脸上暴露欣喜之色,心中对秦浩更是高看几分。因而一口应下此事。
王县令新至长安,即破大案,老夫也正欲见见本人。
房相见二人如此聪明,一点即透,高兴不已,忙托了托手道:“不必大礼,吾乃见才心喜,且汝朴拙无伪,直率无曲,吾甚喜之。
让丫环上了茶,对二人道:“二位在此稍坐,老爷早就得知二位的事了,
秦浩微微拱手,安闲道:“房相谬赞,秦浩不过略尽微薄之力。若能为国度百姓谋福祉,自当义不容辞。”
况汝品德高贵,吾亦求之不得也,然今暂勿提拜师之事,待吾择一谷旦,使老友俱聚为之见证,方得名正言顺,且会有更大之助力。”
放下盐袋,用手悄悄掐起一小撮,用嘴唇抿了抿,旋即变了神采。
房玄龄道:“昨日听遗爱说,王县令欲求见老夫,关乎民生大事。
窗皆雕花,窗形正方,比例调和。窗纱透光,轻风拂幔,清幽喧闹,尽显高雅之态。
前几日吾归长安时,见城门处灾黎麇集,闻是关内大旱,且遭蝗灾,未知朝廷欲如何措置。
昂首看着房玄龄,突发奇想,坐直身子回道:“房公容禀,浩前一向随师父云游,后于终南山修道,
秦浩道:“师父之言,弟子服膺,先前所述制盐之法另有多处细节之处,待徒儿获得过滤东西以后再为师父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