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朝堂论功封安北,罪定崔昂正典刑[第3页/共5页]
李靖改封卫国公,食邑增加至五百户。”
张公瑾有些为秦浩打抱不平:“此为灭国之战,驸马屡立军功,且不居功,常常冲锋在前,从不畏险,
“怀恕,崔家之事,本王也深感可惜。但眼下父皇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敢冒然讨情。
走出魏王府,崔仁师昂首望天,只感觉天昏地暗,仿佛崔家的前程一片迷茫。
微臣离京之前就说给陛下把颉利抓来,只是没想到会让陛下如此难堪,陛下如何封赏,微臣都无贰言。”
-----------------
朕一向引觉得奇耻大辱,每思及此,何尝不痛心疾首,发誓必然要灭掉突厥!
“药师有何话说?”
张公瑾晋封邹国公,迁任单于都护府都护......”
李世民也感觉李积的话很有事理,可为甚么一看秦浩那事不关己的模样就这么来气呢?
朝会结束,李世民又在凌烟阁中大宴群臣,好幸亏父皇面前闪现了一番本身的军功,秦浩看完颉利的转圈圈舞差点没吐,以给皇外孙喂奶为由提早离席。
程咬金有些迷惑:“我与崔民干向无来往,能有何事?现在人在那边?”
王玄策将崔昂的檀卷上呈给了大理寺,兄长说得对,遇事不决找下级,功绩本身也不亏。
李世民冷冷道:“如何?你不肯意?”
“伏伽,崔家两任宗长皆不守规,朕虽依法措置,却也不免感慨。世家大族若不能自律,毕竟难逃式微。”
候君集虽被任命兵部尚书时候不久,战事上的定见却不好不提,
心中有些对劲,提笔歪歪扭扭写了一封手札寄给了秦琼,满满的显摆之意。
针对俘虏的安设,李世民采取了温彦博的建议,将十万俘虏分离安设于中原地区,部分人迁入长安等地定居。
封张俭为皖城郡公......
-----------------
长孙无忌眉头紧皱,出列辩驳:“驸马虽有功劳,但封赏需慎重。
李靖大声回道:“臣谢陛下隆恩。”
此次兵变得以停歇,也是高低一心、众将士用命的成果。我若一味贪功,反倒失了本心。”
程咬金听罢,微微一笑,心中豁然开畅:“长史所言极是,我一时竟有些局促了。陛下将我派到处所管理,便是等候我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都督深明大义,令人佩服。现在州内安宁,百姓安居,恰是都督功劳的最好证明。待此地愈发昌隆,陛下天然会晓得都督的良苦用心。
此战的方方面面都有驸马的身影,这等大功微臣感觉底子不必会商,军中将领全都有目共睹,臣不信会有人不平。”
今李靖率军征讨,无往不堪,使颉利也不得不昂首称臣,朕终究一雪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