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入仕从师爷开始 - 第4章 四两拨千斤

第4章 四两拨千斤[第2页/共3页]

“周大人此言差矣,刘昌家人或许不知全数内幕,但说不定能供应一些关头线索,再者,哪怕只是些许蛛丝马迹,对于理清此案也相称首要,大人如此禁止,莫非是另有隐情?”

是非功罪待重新,扒开云雾日,本相人间留。

“白莲教?”严楼眉头一皱,但随即又点头,“不对,这莲斑纹路不对……”

他低声道:“严先生,依本官来看,此事……不宜穷究。”

“哦,没有,只是这朵莲花倒是很像官府围歼白莲教之时见过的印记。”

沉默半晌后,他咬咬牙道:“先生既然如此刚强,那周某也不再劝,只是但愿先生莫要悔怨本日的决定。”

严楼指节轻叩案上帐本,青瓷茶盏腾起的热气恍惚了眉眼:“周大人这是把本身当作严阁老了?倒能许人官途?“他俄然倾身向前,烛火在瞳孔里炸开星芒,“若说这浙江,谁能让七品知县许出别人乌纱帽......”

严楼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大人何必否定,这此中端倪,明眼人一看便知,现在这帐本中的线索,怕是牵一发而动满身,”

他不是莽撞之人,如此明目张胆地和一县之尊对着干,并且还模糊发觉此事必然牵涉到浙江某位大人物。

严楼靠回椅背,神采安然:“严某行事,从不悔怨,倒是大人,现在更应当想想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局面,这案子一旦彻查到底,本相明白之时,谁是谁非,自有定论。”

真正的白莲教印记,莲瓣锋利如刀,而帐本上的莲花却圆润如官印。

他嘲笑一声,指节叩在桌案上:“三年七百两,可那庙里的梁木都快被蛀空了。”

此时,严楼从桌案上的暗格内取出一封平平无奇的密信,这是原主吊颈前就收到的。

“嘉靖四十年,再支取二百两。”

她战战兢兢地将严楼迎进门,屋内陈列粗陋,一览无余,唯独墙角一口樟木箱子格外显眼。

“嘉靖三十八年,城隍庙补葺银二百两。”

他走近樟木箱,翻开箱盖,内里堆满了泛黄的账册,翻检之下,竟发明一本私账,记录着“永昌绸缎庄”的银钱来往,每笔数量旁都画着一朵莲花印记。

原主的影象中,这周墨白本来是反对此事的,可去了一趟浙江杭州,返来今后就绝口不提此事了。

有风惊宿鸟,鬼怪暗中游。

周墨白坐在太师椅上,指节发白地攥着茶盏,茶汤早已凉透。

“这是……织造局的暗记?”严楼脱口而出。

周墨白面色一僵,随即强笑道:“先生多虑了,只是……前任主簿刘昌经手此事,现在人已暴毙,死无对证啊。”

“死无对证?”严楼合上账簿,唇角微扬,“那他的这些帐本呢?”

———————————————————

“先生,您说甚么?甚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