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高凯封王[第1页/共3页]
“丞相大人此言差矣,大皇子殿下英勇勇敢,并州受外族威胁较小,若封在并州,岂不是大材小用。而高湛殿下温文尔雅,长于治民,梁地正需此等贤王镇守。”武三想不甘逞强,针锋相对。
但他并未直接点破,而是以一种更加委宛的体例表达了本身的担忧:“丞相大人言之有理,但并州虽地处边疆,然其计谋位置相对幽州而言靠后,以是只要燕王殿下能恪守幽州,则并州并无多大伤害,且大皇子文韬武略,应换做其他州郡屏藩更加合适。”
群臣齐声应和,随即各自归位,朝堂之上规复了昔日的庄严。
“众卿平身。”夏帝的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空旷的殿堂当中。
“大皇子英勇勇敢,很有大将之风,然现在我大夏四邻皆不承平,是以并州之地并非独一挑选,迩来南蛮王邹瑶多次在边疆挑衅,扬州之地局势动乱,扬州乃我朝富庶之地,贸易繁华,文明昌隆,需有勇有谋之将领镇守。朕意已决,封高凯为楚王,统领扬州之地,正册封扬州陆家嫡女陆然为楚王妃,待楚王到幽州犒军返回后,立即到差扬州,并马上结婚。”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丞相刘千秋、御史大夫商容、太尉武三想与群臣一同膜拜,表示对夏帝决定的支撑。
“今,二皇子高纬身为太子,自是不必再议封王之事。但大皇子高凯与三皇子高湛,亦应有所担负,朕意已决,将此二人亦封为王,以屏藩大夏皇室。”夏帝的话语中流暴露不容置疑的定夺。
夏帝微微点头:“御史大夫此言,诸位爱卿可有贰言”?
刘千秋闻言,神采微变,他没想到武三想会提出如许的建议。但他毕竟是老谋深算之人,很快便稳住了心神,辩驳道:“太尉此言差矣,皇子封王,本就是为了镇守四方,保我朝安宁。若三皇子受封豫州,阔别边疆,难道有违初志?再者,大皇子殿下英勇勇敢,恰是镇守边陲的不二人选,受封赵王有何不成。”
高湛也拱手跪下接旨:“儿臣领命”!
“陛下所言极是,燕王殿下英勇善战,实乃我朝之幸。”丞相刘千秋率先拥戴,他深知夏帝之意,也明白本日朝会的主题。
“至于三皇子高湛,朕亦觉其才德兼备,特封为秦王,镇守雍州,以拒西项,西项王元昊此前曾派使者前来,欲派公主与我大夏和亲,我看就册封西夏公主元敏为秦王妃,待秦王达到雍州后马上结婚。”
武三想站了出来道:“陛下,此战完颜损兵折将,已遭到经验,且朋友宜解不宜结,臣觉得现在太子殿下尚未婚配,可令完颜部也派公主前来和亲,一来彰显我大夏大国之威,以及我大夏爱好战役,情愿化兵戈为财宝的态度,二来草原之地我等农耕民族拿来也无用,只要能与完颜结为亲家,那么则可进一步包管我大夏北部防地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