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面见(下)[第1页/共3页]
李景隆心中暗自思忖着,可千万不能让蓝玉先开口说话呀,谁晓得这个鲁莽的家伙会不会一不谨慎说错话呢?特别是在现在朱元璋正处在大怒当中的时候,稍有差池恐怕结果不堪假想。
看到天子这般模样,几小我赶紧整齐齐截地双膝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这呼喊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着,带着几分畏敬和惶恐。
听到李景隆所言,朱元璋本来因被朱标气得七窍生烟而阴沉的神采略微和缓了一些,饶有兴趣地诘问道:“哦?竟有功德?快快说来给咱听听。”明显,朱元璋那本来糟糕透顶的表情因为听闻有功德即将到来而刹时产生了些许窜改。
半晌以后,朱元璋那充满严肃的声音缓缓传来:“起来吧!”这简短的三个字如同圣旨普通,几人如蒙大赦般从速站起家来,垂手而立,等候着天子接下来的旨意。
世人怀着忐忑不安的表情,紧紧跟从着吴鸟用谨慎翼翼地踏入了殿内。一进入殿门,面前的气象让他们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只见满地都是混乱不堪的物品和破裂的器皿,仿佛经历了一场狠恶的争斗,令民气生不忍与惊骇。
听到此处,朱元璋不由拍案而起,大声喝采:“好!好一个少年豪杰,真乃我大明之幸啊!如此英勇恐惧之人,当真是我大明的好儿郎!”但是,话音未落,朱元璋心中却忽地涌起一丝迷惑。虽说此事的确令人奋发,但仿佛也不至于要让三位国公一同前来向本身禀报吧?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神采垂垂变得凝重起来,目光锋利地看向面前的几人。
李景隆赶快拱手作揖,神采惶恐地说道:“圣上息怒,请听微臣把话说完。”朱元璋眉头微皱,但还是强压着肝火道:“哼!那你就快些讲来!”获得应允后的李景隆稍稍松了口气,接着说道:“当时环境万分危急,眼看我大明百姓就要蒙受那伙残暴倭寇的毒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俄然间从人群当中走出了一名身姿矗立、气度轩昂的少年。只见那少年面无惧色,手持一根长棍,孤身突入敌阵。其身形如鬼怪般飘忽不定,棍法更是凌厉非常,只听得阵阵惨叫之声不断于耳,那些常日里放肆放肆的倭寇竟然毫无还手之力。没过量久,那伙倭寇便被这名少年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向朱元璋行了一礼,而后平静自如地答复道:“启禀圣上,此事说来也巧。当时微臣与几位同僚刚好路过事发之地,看到一群倭寇正在围攻这位英勇的少年。”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看着面前一同前来的世人,缓缓开口问道:“你们怎会如此刚巧一起过来?究竟所为何事?”
站在一旁的李景隆心中暗喜,因为他早已推测朱元璋会有此一问,并且提早经心筹办了一番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