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宣教科是狱中“天堂”[第3页/共5页]
在平常事情中,文艺组以乐器吹奏练习为主,同时也会停止主持、演唱等方面的练习。侯本福初到宣教科时,文艺组已颇具范围,在孔军等专业职员的带领下,构成了必然的专业水准。而教研组和宣鼓组的事情,大部分担子都落在了邓成方、黄忠福和侯本福三人肩上。钱正林、何伦发、张发栋等人,更多时候只是承担一些简朴的庶务事情。这些昔日的宦海“精英”,现在虽已身陷囹圄,但多年堆集的办事聪明仍然在阐扬感化。他们晓得如何用恰到好处的言语,化解事情分派不均带来的冲突。
宣教大楼就耸峙在正对一门岗通往监狱大道一头的绝顶,背靠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显得寂静厉穆又气势不凡。这条大道中段往右约三百米,就是二门岗。挨着宣教大楼右面不过五十米,是监狱的零部件和成品库房,由三个女职工卖力把守。往右约一千米,是六车间、七车间和八车间厂房,机器的轰鸣声偶尔会突破这儿的安好;往左五百米,则是九车间厂房。除了这寥寥几栋修建,四周再无其他,全部环境显得格外宽广、清爽又明丽,与三门岗内的拥堵喧闹构成了光鲜的对比。
侯本福来到宣教科才一个月,就进入了曾科长署名的那张名单。不过,这名单上也说明有效期只要七天,满了七天就得送新的署名名单畴昔。可实际上,哪有那么多非得出门的事情?多数时候,他们出二门岗,不过是想逃离三门岗内喧闹拥堵的环境,去二门岗外享用更平静、更宽广的活动空间。时候一长,二门岗轮换值班的几个干部都熟谙了侯本福。他们读了侯本福颁发在《前江监狱事情报》上的一篇篇文章后,就算曾科长署名的“出门条”没及时更新,也会让侯本福通行。哪怕是在周六周日,监狱警力相对亏弱、羁系办法最严格的时候,也不例外。
司法部早在1990年11月颁布的《罪犯改革行动标准》第二章“糊口标准”里,就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不准设立小灶,多吃多占个人食品,不准喝酒和违背规定抽烟。第二章第九条规定:不准伙吃伙喝,相互串换食品,不准华侈粮食和乱倒残汤剩饭。这些规定严格且明白,可监狱在实际办理中,出于人道化的考量,对罪犯“设立小灶”这件事,只要不迟误劳动和学习,不影响改革次序,不危及消防安然,也没人告发,就采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毕竟,罪犯们长时候吃着千篇一概的监狱供应饭食,营养很轻易跟不上,既倒霉于身材安康,也倒霉于插手劳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