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 - 第334章 呼和浩特

第334章 呼和浩特[第2页/共3页]

说着世人齐齐对着朱由校叩起了头。就连一旁的刚正化不晓得何时,早已经从一旁端来了笔墨纸砚。

炒花看着台下的王象乾,他也忍不住的想要上上面参与到这热烈的场面当中去。只是他已经太老了,老的他底子没法停止任何狠恶的行动。作为一个草原男人,现在他就是连马都已经跨不上去了。

现在汉人和蒙古之间的斗争,仿佛是已经是从疆场转移到了“舞场”。这些个士大夫们现在跳舞倒是更多了几分“为国争光”的名誉感。

“你们要参考大明律法,构造合适你们的法律。别的陕西那边教诲也已经开端推行了,蒙古这个处所既现在迁徙过来的汉民族,也有本来的蒙古族,以是就更得重视教诲题目。此后你们在展开事情时候,必然要重视两个民族之间的连合。求同存异嘛!炒花汗,为了让蒙前人和汉人一样科考,朕在北京大学另有西北大学都建立了蒙古文明学院,研讨你们的汗青,你们的说话。而你们蒙古这边也得尽力,蒙古语和汉语都得学!两边互尊合作,大明朝才气更好的向前!”

“归绥,归随!既表白了你们蒙古和大明朝一心一体,更说了然你们这座城池的位置。”

在场的大明朝文官现在全都像是换了一小我一样,曾经他们所果断的“汉夷不两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早已经早酒精的鞭策下,逐步的全都抛之脑后。

久在边塞的王象乾,自少时入仕以来,大多数时候就是在和少数民族打交道,西南的苗族,北边的蒙古族这些他都打过交道。特别是面前的炒花,他们但是打了近三十年的交道了。是以蒙古族这尽显豪放的跳舞,他天然是跳的极其标准。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一罐罐酒坛丢弃在桌子两旁,只是蒙古的男人们鲜有喝醉。借着酒劲,宰塞搀扶着他的叔叔,带着在场的十余位蒙古官员,另有新任的蒙古巡抚薛国观齐齐的跪在了朱由校的面前。

说着朱由校拿起羊毫,持续说道:

塞外苦寒,这醇厚的白酒不过是蒙前人常日里用来暖身子的东西。久而久之,蒙古的男人们也都格外善于喝酒,能喝酒。

已经是醉醺醺的朱由校涨着红润的脸,看了看一旁的刚正化,又看了看面前的诸多蒙前人,欢畅的说:

“看模样你们都是早有筹办,明天朕不给你们起一个新名字,怕是不可了!不过也好。”

作为在场世人中资格最老,边塞糊口最丰富的大明朝官员,更是率先走了出来揭示出本身那雄浑的舞姿。这个常日里非常严厉的老者,在酒精的加持下像是换了一小我一样,顺着声声华章,跟着蒙古男人们扭动起来。欢畅的跳起了传统的蒙古族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