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苍天啊,大地啊,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第2页/共3页]
“现在许都的曹操,代大汉天子遍及公布招贤令,值此天下群雄会聚之际,我们若龟缩在盗窟不出,虽无忧愁,但终将平生碌碌有为。”
狗屁的叛逆兵。
不过是一群走哪抢哪,四周流窜的匪贼罢了。
太史慈喃喃自语,目光透过敞开的大门,望向远方被暮色覆盖的山峦,眼神中透暴露一丝苍茫与挣扎。
至于甚么抱负抱负,建功立业,纯属扯淡。
要不是曹操急于扩放逐力,勉强收下了这些人,估计这些人没一个最后能活的了。
他们言之凿凿,这是一个关乎家属兴衰的关头地点,不容有一丝草率。
“看看这曹操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求贤若渴,值得我们为其效力。”
一时候,凡是传承未曾断绝,只要另有人死守着学派的火种,便毫不踌躇地马上调派门下弟子,如潮流般涌向许昌。
只见上面笔墨洋洋洒洒,尽述曹操对贤才的渴盼之心。
青州黄巾鼓起,动静传来后,太史慈心中曾燃起一丝但愿。
太史慈见此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可若真去投奔曹操,他帐下人才浩繁,我可否崭露头角?”
可在看完黄巾军的德行后,太史慈的心凉了半截。
他妈的!
他们巴望在这个新期间,重新找回曾经的光荣,再现百家争鸣的光辉。
因而,他暗中去探查黄巾军的环境。
如此庸庸碌碌,怎是他太史慈的本心所愿?
他转头对门外的部下喊道:“去,把兄弟们都调集过来,我有话讲。”
而其他诸子百家呢?
太史慈带着一部分情愿跟随他的兄弟,踏上了前去许昌的征程。
直到本日,当他偶尔得知朝廷公布了招贤令的圣旨。
曹操那道《崇学纳贤诏》的圣旨一经公布,就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有的喽啰与太史慈一样,不甘心人平生平,也想去成绩一番建功立业的大事。
可谁能推测,曹操的第二道圣旨刚一传出,他们各自背后的家属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吃紧忙忙联络到他们。
……
部下见寨主悠长不语,又壮着胆量说道:“寨主,您莫不是要去许都投奔曹操吧,您如果走了,我们这些弟兄该如何是好?”
柳城县城郊三十里的连缀山峦之间,有一座盗窟矗立而立。
“被压抑了四百年,是时候重振门庭了!”
一个个言辞中尽是焦心与巴望,只扣问他们可否逛逛曹操的后门,看能不能在大汉书院谋得一个教习先生的职位。
压抑了整整四个世纪之久,他们在黑暗中苦苦等候了太久太久。
“我成心带领兄弟们下山,前去许昌谋取一份光辉出息。”
更是群情激昂。
最后的成果,也公然不出太史慈所料。
但为了那心中尚未燃烧的壮志大志,他甘心冒险一试。